探寻中轴文化 讲述北京故事——东城区中小学生“读城”合作项目启动暨《北京中轴线》微课程发布仪式7月9日在首都博物馆举行。
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中轴线申遗保护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文物保护工作重中之重,中轴线申遗工作也在进一步提速。“中轴线有多长?”“中轴线是不是北京的‘专利’?”“中轴线还在变长吗?”……同学们对中轴线的诸多疑问在现场发布的《北京中轴线》系列视频微课程中一一找到了答案。该课程由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东城区青少年课外活动指导服务中心)与致力于为青少年提供博物馆线上教育的“耳朵里的博物馆”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共同研发。课程包括“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群”“北京中轴线之美”“中轴线的消失与新生”等5个单元的十五节课程。东城区还联合北京市教育学会社会大课堂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博物馆学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市区级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发布了《东城区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暑期活动资源单》,供学生们实践学习使用。
活动现场,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还与首都博物馆共同启动了探寻中轴文化 讲述北京故事——东城区中小学生“读城”项目。通过合作,双方建立合作项目资源共享、学生活动、教师专题培训协作体,以共识、共建、共享为核心理念,探索馆校优质资源协同育人新模式。新学期,首都博物馆“读城展”也将陆续走进东城区中小学校,首都博物馆芳华讲解队的老师也将与学生读城驿站小站长共同讲述北京中轴线的文化故事。
此次活动是2019年东城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课程启动以来,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在“东城区青少年‘文化·传承2030’工程”的引领下取得的又一特色成果。东城区中小学生“读城”合作项目的启动和《北京中轴线》微课程的实施,将继续搭建平台,带领青少年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文化内涵、感受文化精髓、树立民族自信、增强文化自信,让更多的东城学子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小使者。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