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 初识老李,先闻其声,再见其人。“列车进站,先下后上,注意脚下安全……”不断反复,余韵徐歇。踩着列车进出站、车门开关的节点,尽管面前的乘客将他包裹着,却依然能够迸裂出从他喉咙中发出声音的能量,仿佛他是一位将军,用口令指挥着行色匆匆的人们遵守地铁乘客守则。如此能量巨大,一定是一个个子很高的男人,结果打眼看去,他却很消瘦,个子不高,身穿黑色的保安服装,脸戴口罩、眼镜,头戴制式帽子,身上“小蜜蜂”“手台”等一应俱全,文质彬彬。可这分明又是一名战士,一名在车站早高峰、晚高峰冲锋在前的“老兵”。他姓李,人们都叫他“老李”。老李善于思考,如何 艺苑 2025年10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幸福得像叶子一样 前天下午,我返岗在大同高铁站下车。高铁站北侧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广场上栽植了一簇簇各种各样的树,有高有低,错落有致。许多树叫不上名字,我认识的有云杉、国槐、海棠、松树及杨柳。在蔚蓝的天空下,它们红得似火,黄若鎏金,绿得深沉,褐得激越。一阵清风吹来,如千万只彩蝶飞舞,有许多彩蝶脱离枝杈,慢悠悠地飞落到草丛中,那飘荡的曲线很美很悠闲,如同远处贴在山际的云朵。一直忙忙碌碌的,难得片刻休闲,静静地欣赏丛林,竟然有了一些小冲动,于是按照自己最满意的角度拍了几张照片。拍照之余,斯情斯景蓦然想起网上一直很流行的一句话:幸福得像花儿一样。我觉得很 艺苑 2025年10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秋踱灵山椴木沟 北京的秋,总来得悄无声息,却又浓烈奔放。清晨从市区出发,车辆蜿蜒穿行于门头沟的群间,空气渐渐清冽起来。随着海拔不断升高,城市的喧嚣被远远抛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山风拂过林梢的沙沙声。当车轮碾过铺满松针的土路时,我便知晓,椴木沟的秋,该是在林深处静静等候我了。抵达椴木沟时,阳光正斜斜地洒在山谷间,最先迎面而来的是风。不同于城市里裹挟着尾气的风,椴木沟的秋风里满是松脂的清苦与野菊的甜香,像极了老妈晒过的药草枕。一呼一吸间,五脏六腑都被熨帖得舒舒服服。椴木沟,因沟中遍布古老的椴树而得名。这些古树虬枝盘曲,树干粗壮,有的需两人合抱,树皮 艺苑 2025年10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越南荷笺 以荷为笔,以风为笺,写就一封给古老文明的当代手札。“莲叶何田田,中有异乡音。”当我站在河内文庙的棂星门下,这句忽然浮现的诗,恰如眼前的光景——千年儒风南渡,在这片土地上开出了别样的花。暮色如青灰色的薄纱,缓缓笼罩着这座始建于1070年的古建筑。翻译阿芳指着石柱上斑驳的楹联,用带着柔糯口音的汉语轻声念道:“东西南北由斯道,春夏秋冬只此门。”她的声音落在苍苔浸润的庭院里,似雨滴滑入古井,漾开一圈圈时间的涟漪。阿芳在越南项目工作已逾十年,是个地道的“中国通”。她的先生也在中国企业任职,夫妻二人堪称中越友好的亲历见证者。这些年来,随着 艺苑 2025年10月22日 4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霜降 时光的温柔刻度 秋风在枝头雕刻透明的皱纹白霜是时间撒落的盐粒草叶上凝结的霜花在晨光里闪烁着细碎的光霜降,是最后一个带有秋意的节点像一封迟来的信笺将秋的余温与冬的预告悄然叠放故乡的小径上落叶铺成金黄的地毯每一步都踏出沙沙的轻响路灯尚未熄灭光晕里飘浮的尘埃与霜晶共舞仿佛时光被按下了慢放键老屋的玻璃窗上水汽与霜花交织出朦胧的纹路像谁用指尖轻轻画下的心事霜降的美在于它用一层薄霜将时光凝成琥珀当最后一缕秋光被霜色染白远山在雾中褪去色彩像一幅未干的水墨被岁月浸湿只剩几株红枫固执地燃烧(作者单位:郑州铁路集团公司) 艺苑 2025年10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
观阅兵盛典 悟责任使命 2025年9月3日,我有幸在天安门广场的观礼台上,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亲身见证了这场令人震撼的盛典。作为基层代表,能够参与如此盛大的活动,我深感荣幸。站在观礼台上,我真切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责任与使命。当雄壮的军乐声响彻天际,当威武的方阵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向前行进时,我的内心满是难以言表的自豪与感动。望着受阅部队整齐划一的步伐,我被他们严明的纪律和昂扬的精神深深震撼。尤其是装备方队,充分彰显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成就。在空中梯队里,新型战机编队呼啸而过,划出一道道绚丽的航迹,展现出中 艺苑 2025年10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40 浏览
一夜骤雨送秋来 一切仿佛都受节气管着。出了伏天,过了处暑,北京城里的暑气真的就此慢慢消退下去。天也变高了,湛蓝湛蓝的,时不时浮现出大朵大朵好看的白云,仿若天马行空般自在舒展。中午还是太阳高照,有几分炎热。不过在大树下、房前屋后背阴的地方,三伏里因湿渍引发的烦躁,也已被干爽的感觉替代。一早一晚不用说,甚是有些凉意了。周末清晨,一场夜雨送来阵阵凉风,透过窗纱还是能够感到风里裹挟着的一丝丝水汽。好像是老天爷故意来叫醒人似的,六点刚过,人已睡意全消。正应了清人陈文述《夏日杂诗》中“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的诗境。边用早餐,边商定晚餐的吃食,俨 艺苑 2025年10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带回老家的一片瓦 国庆假期,我回老家看了早已无人居住的老宅。残垣断壁,旧门破窗,但却倍感亲切。因为这里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承载了百年变迁的沧桑。忽然发现,屋檐下的墙角,遗留着几块残损的瓦当。扒开杂物细看,竟然有一块瓦片,然历经百年的风雨,依然完好无损。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拿起来,拂去表面的泥土,棱角尚在,灰迹犹存。我想象,它一定见证过我们儿时的嬉戏,聆听过母亲的唠叨,目睹过孩子们长大离家的身影,见证过举家团圆的笑语欢声。于是我决定,将这一片瓦,带回城里,永远珍藏,作为时代变迁、文化传承的见证。我的老家,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汪庄村。老家的老宅,在 艺苑 2025年10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