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北京启动供热系统试运行。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细化制定今冬供热方案及供热启动方案。针对极寒天气、天然气短缺等情况,编制应急保障方案。4000余名供热管家已上岗,建立了“一对一、点对点”的服务模式,第一时间响应市民需求。
北京热力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作为本市最大的集中供热企业,北京热力管理的市域内供热面积3.41亿平方米,其中居民用户2亿平方米,公建用户1.41亿平方米,热用户213万户,热力站4931座,锅炉房559座,一次管线长度1852公里。”上个供热季后,北京热力深挖诉求产生的原因,制定具体解决方案,坚持“一案一策,一区一策”,25个市级集中热点地区、36个区级集中整治区,以及20个集团级集中整治区,有针对性地开展供热设备设施更新改造,目前已全部完工。北京热力从夏季开始就对锅炉房、老旧小区管网等进行改造,共实施老旧供热管网更新改造及大中小修项目5.3万项,改造一次管网181公里,二次线12公里,225座锅炉房。
为确保今冬供热运行安全稳定,北京热力加强精细化生产调度及运行调控,依据热网运行工况、用户室温情况,调整热源、热力站及泵站运行参数,及时应对电厂调峰负荷变化、用户用热需求变化等,有序安排热网试运行等工作。供热管家服务模式将继续推广,目前已组建4000余人的供热管家队伍,减少中间流转环节,“包干”到户。
今冬,北京热力重点加强了智慧供热自动测温远传设备的推广。截至目前,已安装11万余户室温自动采集装置。通过自动采集室温,结合小区供热系统参数,运用大数据计算,实现了供热系统温度的自动调节。测温平台监测人员可随时关注了解用户室温情况,对于室温不达标的用户,北京热力联动派单,维修人员第一时间入户排查供热情况,及时进行温度调节,确保用户室温达标,实现“未诉先办”。
今年供暖季,丰台区京铁家园将实现智能化供热调控,整个供热系统采用“质+量”并调的智能化调控策略,热源侧运行调节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北京热力相关负责人介绍,燃气锅炉将根据小区室温数据,借助机器学习算法,预测下一阶段热负荷,进行热源侧质调节,满足小区整体基本负荷需求。“小区独立管网内将实现‘户-楼-站-源’自下而上全过程逐级联动的智慧供热,调控过程无须人工参与。”北京热力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后,在供热质量提升的同时,锅炉房运行气耗量相较于改造前将节约4.55%。
2022年,北京热力在市城管委1400万平方米智慧供热改造任务基础上,自我加压,主动作为,选取了2082万平方米供热面积进行分层次智慧供热改造,涉及锅炉房6座,换热站共182座。涉及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门头沟、通州、房山9个区。项目完成后,预计每年节约燃气770万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万吨。
北京热力还搭建起智能化供热管理平台,以北京热力云为依托,建成全市逻辑统一的智慧供热云体系架构,以智慧供热信息平台业务拓展为切入点,充分考虑各业务场景需求,覆盖“源-网-站-户”四个场景下完整的数据采集以及数据传输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汇总到管理平台。平台目前已覆盖全市16个区,为全市1000余家供热企业和数百万用户提供专业化的“一站式”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