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市消协公布的羽绒服装比较试验结果显示,80件样品中有16件未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其中实体店购买的30件羽绒服样品中有3款羽绒服不符合标准要求、线上购买的50件样品中有13件羽绒服不符合标准要求,线上购买羽绒服样品不合格率达26%。

        本次比较试验购买的80件羽绒服样品中,从线上购买的50件、实体店购买30件,样品涉及多个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有波司登、探路者、江南布衣、FILA、NIKE等品牌,购买单价从138元到12050元不等。

        羽绒含量是体现羽绒品质的重要指标,羽绒含量的主要内容有含绒量、绒子含量、绒丝含量、羽丝含量等。一般来说,绒子含量(或含绒量)越高,羽绒服装的保暖性越好。相关标准要求羽绒的含绒量明示值不得低于50%、绒子含量明示值不应低于50%。以羽绒为填充物,绒子含量明示值不低于50%的服装才能被成为羽绒服。

        比较试验结果显示:羽绒项目(含绒量、绒子含量、充绒量和蓬松度)不符合的有10件,其中不符合的10件羽绒服产品均明示的是含绒量为90%白鸭绒的样品;含绒量、绒子含量不符合的有8件;充绒量不符合的有6件;蓬松度不符合的有4件。8件含绒量、绒子含量不符合的样品中,实测含绒量未达到50%的有4件,实测值最低的含绒量只有0.7%。

        市消协建议消费者在选购羽绒服时要看产品标签(吊牌、水洗唛)、看含绒量绒子含量、看充绒量;用手摸捏羽绒服,手感柔软且偶有少量毛梗;用力抖一抖羽绒服,看有没有绒丝跑出来;将羽绒服放在桌上轻轻拍打,拍打后是否能迅速恢复到蓬松状态。

 (市消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