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不拔、砥砺奋进、精神焕发、斗志昂扬”,在刚刚结束的京城机电一届六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2年工作会上,京城机电董事长、党委书记阮忠奎用这16个字概括了公司2021年以来的前行历程。京城机电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5%,营收利润“双增长”,实现“十四五”战略良好开局。

        “十四五”战略开局之年,京城机电紧紧围绕建设国内领先装备制造产业集团的愿景目标,扎实推进公司“十四五”战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积极开展“三降一减一提升”和对标世界一流行动;完成北洋天青和中航迈特投资项目,推动系统内部业务板块调整重组,完成首台砂型打印机试制,取得高压储氢气瓶四型瓶“三新”认证……一个个新成绩、新亮点见证京城机电高质量发展不仅当下有为,而且未来可期。

        提质增效    装备制造转型升级

        2021年,面临国际国内严峻经济形势,京城机电逆势突围,一手抓市场拓展,一手抓降本增效,形成了“上下联动、产业带动、内外推动”的良好工作格局。

        北一机床市场开拓取得新成效,重型产品订单同比大幅度增长,新成立的两家合资公司已投入运行,进一步提升高端数控机床研发和服务能力。华德液压参与徐工“登顶行动”等科技攻关项目,落实“卡脖子”工程促进产品转型升级,同时启动智能制造升级改造项目,优化高端泵马达生产工艺,提升液压系统交付能力。天海工业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产品毛利率,积极开拓市场,明星产品高压储氢四型瓶成功销售,为实现氢能领域快速发展打开新局面。京城环保狠抓市场订单,中标市政府折子工程“安定医疗废弃物处理项目”。北人智能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荣获得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认定。北京巴威积极推进产业转型,成功签订北京安定、广西北海垃圾炉项目以及4台生物质锅炉EPC项目,进一步拓宽锅炉改造市场。北重高端制造板块迎来发展新机遇,与GE完成谈判并签署协议。京城智通不断扩大智能酿酒行业市场占有率,积极开拓高铁、航空航天等领域。京城股份顺利完成投资北洋天青,实现公司拓展家电智能产线领域新突破。京城产投主动布局机器人关键零部件领域。增材制造完成对3D打印金属粉末头部企业中航迈特的投资。一系列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坚定举措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资源整合    深挖园区布局潜力

        京城机电以企业为主体,培育园区发展新动能。北开园区陆续引入百度、阿尔特等科技企业入驻,初步实现智能制造产业聚集。毕捷园区引入多家优质客户,出租率同比增长48%。北重积极开展园区一期招租,全面完成客户签约。资产公司实现多元化发展,海南民宿落地经营。卢沟桥一期项目完成竣工备案并顺利交房。巴威北锅、北重西厂成为城市更新试点项目,获得石景山区同意并上报市政府审批。恭和养老项目有序实施,按期完成建设,进入销售阶段。积极开展资源盘活利用,北人集团与北投集团签署租赁协议,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大厅正式投入运行。北人大酒店按期平稳回收,为该区域改造升级打下良好基础。北重产业园成为北京市首个建筑师负责制签约项目,完成规划方案编制。

        京城机电通过开展行业对标,建立园区运营分析评价体系,并梳理公司存量资源,确定房地资源利用方向和模式,同时编制智慧园区建设方案,为园区智慧化运营指明路径,大大提升第二主业运营管控能力。

        科技创新    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2021年,京城机电强化科技研发项目管理,主持和参与工信部、科技部以及市科委26个重大项目,推动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其中工信部重大专项项目以及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均通过验收。积极开展战略研发项目“揭榜挂帅”,首批9个重点项目立项实施。

        陕西北人参与完成的“高端包装印刷装备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成为近年来京城机电所属企业获得的最高殊荣。天海工业、京城环保、北人智能荣获“专精特新”企业称号,华德液压主动承接国家“卡脖子”工程和国家高端装备制造自主可控项目的技术攻关,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促进关键装备国产化替代。

        服务首都    彰显责任担当

        2021年,京城机电在践行首都职责中彰显了京城机电人的责任与担当。京城增材积极参与建党百年庆典活动现场景观建模放样工作,天海工业按时交付140套车用储氢系统,保障冬奥会车辆顺利投入使用,北起公司配合冬奥会重点工程道路施工,按要求完成土地移交,确保道路施工按期进行。亦创科技克服疫情影响,顺利举办世界机器人大会,搭建经开区最大疫苗接种场馆,完成三万余人次接种任务,践行国企使命担当。继续开展产业、消费、党建、就业、教育帮扶,实现本市对口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开展职工关爱帮扶。

        新的一年,京城机电将以“十四五”战略规划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三降一减一提升”、对标世界一流为抓手,聚焦支撑国家战略,加强“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统筹推进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着力促进科技园区运营与服务能力提升,为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升国家装备制造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保障装备强国贡献京城机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