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前门大街的六必居博物馆内,一群年轻人正围绕着传承自明代的酱缸拍照打卡;在商超的货架上,王致和传统腐乳与火锅调料并排摆放;在茶馆里,“京华”新式茶饮和传统茉莉花茶一同热销;在冷链货柜中,“白玉”豆腐凭借“鲜、活、安、捷”的品质承诺,日复一日地送达千家万户……这些历经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老字号,正以全新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
作为首都食品供应服务保障的核心载体,首农食品集团旗下拥有16个中华老字号、22个北京(省级)老字号。近年来,该集团系统实施老字号振兴工程,推动“六必居”“王致和”“京华”“白玉”等老字号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老字号不仅代表着历史和传统,更代表着品质和信任。”首农食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既要传承老字号的文化精髓和制作技艺,又要顺应消费趋势变化,通过产品创新、渠道变革和品牌年轻化,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老字号的历史积淀与匠心传承
在六必居博物馆的百年酱香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银喜指尖飞舞,现场演示“甜酱包瓜”的制作绝艺。刀尖轻旋剖开琥珀色瓜胚,杏仁、花生、核桃仁等八味果仁如珍宝般被填入其中。老人手法如绣,用棉线将瓜胚匀扎八瓣,仿佛为传统技艺系上时代的绳结。“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六必古训就藏在这酱香里。”他托起即将入缸的酱瓜娓娓道来,阳光透过格窗,为他手上的老茧镀上金边。
王致和的起源本身就是匠心精神的生动体现。1669年,安徽举人王致和进京赶考落第后,因盘缠所困滞留京城。曾在老家学过做豆腐手艺的他,便在会馆附近摆起了制售豆腐的摊位。1678年,王致和开设了“王致和南酱园”,其臭豆腐因独特风味逐渐在京城闻名,甚至被慈禧太后赐名“青方”,状元孙家鼐为其题写藏头诗。1958年公私合营合并多家作坊,1985年注册“王致和”商标,2009年改制为现公司。这一系列发展历程,无不体现着王致和人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与匠心追求。
成立于1950年的京华茶业,拥有新中国第一批茶叶类注册商标“京华”品牌。作为北京茉莉花茶的代表品牌,京华茶业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传承着非遗技艺,匠心拼配经典味道。京华茶业拥有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花茶拼配工艺,目前已传至第七代传承人。花茶拼配工艺是京华茶业最核心技艺,通过对茶叶进行取长补短的搭配,来平衡茶汤口感,消除不稳定性,确保无论何时购买,味道始终如一。
“白玉”品牌于1956年创立,其前身是公私合营时期的北京市联合豆制品工坊。经过近七十年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它已发展成为北京豆制品的标志性品牌,并荣获“中华老字号”的殊荣。“白玉”坚持沿袭泡豆、磨浆、点脑、压制等21道传统豆腐制作工艺,严格选用东北非转基因的新鲜大豆作为原料,确保从源头上保证豆制品的品质。
守正创新让老味道绽放新活力
六必居与三元食品公司合作,在南锣鼓巷“北京市牛奶公司”专卖店进行产品共创,现制现售双品牌联名产品二八酱奶茶和二八酱酸奶昔等产品,反响良好。同时,六必居将二八酱应用到零食、烘焙、豆制品、茶饮等多个领域,打破传统餐桌局限,开辟更广市场空间。老北京二八酱已成为明星产品,连续三年荣获全国销量冠军。针对现代健康与便捷需求,六必居推出减盐酱菜、即食炸酱面、爆炒下饭酱等新品,并创新推出麻仁金丝月饼、酱味魔芋素毛肚、麻酱味豆立方、益生菌小叶酸菜等共创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
王致和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工艺突破,推出全豆减盐腐乳系列产品。该产品精选非转基因大豆,创新采用全豆利用技术,使产品膳食纤维含量提高至4.0克/100克以上。通过自主研发的减盐核心工艺,产品盐含量较传统红腐乳降低40%以上,真正实现了“减盐不减味”的品质升级。与此同时,王致和将传统养生理念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推出党参料酒、当归料酒等一系列药食同源产品。两款产品不仅日常烹饪适用,更特别适于炖汤调味,在提升鲜香的同时强化健康功能,成为调味品功能化升级的代表之作。
京华茶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在传承传统京华号茶的同时,基于原有的经典产品序列,成功推出了适合年轻人群、商务人士的产品以及具备功能保健作用的多序列新产品。此外,还推出了“京华飘雪”这一针对年轻群体的品牌,以及系列新式茶饮、冷泡茶等产品。
针对新时代消费需求,白玉开发出手掰豆花、新派鲜豆卤(豆卷产品)等新产品线,并与六必居合作推出麻酱味豆立方等跨界产品。其中“手掰豆花”质地紧实、入味快,专为创意生活量身定制;黑鸭味豆卷、五香味豆卷产品自上市以来销售额已突破400万元,成为明星产品。白玉还推出“豆浆饮品+”系列,将豆浆与大健康理念相结合,推出三豆饮、五红豆浆等;积极布局植物蛋白饮品产品线,开发生椰豆乳产品;着力将豆浆的饮用场景从单纯的早餐推向年轻人喜欢的休闲类场景,推出了“红茶味豆浆”“乌龙茶味豆浆”等茶味豆浆,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老字号将文化融合现代消费场景
文化传承是老字号创新的根基。首农食品集团深谙此道,在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文化传承置于核心地位。其通过深入挖掘老字号背后的历史故事、传统工艺和文化内涵,将其融入产品设计和营销活动中,让消费者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推动老字号与现代消费场景的融合,通过与时尚品牌、文化IP等跨界合作,打造联名产品,举办主题活动。
王致和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推动非遗技艺的传承。2025年10月,其携原创非遗主题曲剧《王致和》走进中国农业大学,通过曲剧展演、非遗技艺体验等形式让学子感受腐乳制作技艺的魅力。2024年12月,王致和在大栅栏举办“重回故里”活动,通过曲剧和评书形式讲述品牌故事。其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的同时,打造品牌形象“王小和”卡通IP形象,推出料酒钥匙扣、火锅产品冰箱贴等,吸引年轻消费者;利用厂区内的北京腐乳科普馆传播腐乳文化。
2020年,位于前门粮市街的六必居博物馆正式开门迎客。2025年10月,第七届六必居酱菜文化美食节以“潮探非遗味,酱香六百年”为主题,通过沉浸式国风市集形式,活化非遗传承。六必居以“时光入味,历久弥香”为主题,向全国高校学子抛出创意橄榄枝,邀请年轻人以创作者的身份深入解读老字号文化。同时,六必居开展产业溯源活动,与山东临沂、河北张北、云南等地的优质产品原材料供给地合作。
京华茶业公司旗下的新中式茶饮品牌“京华飘雪”首家门店,近日于故宫东华门盛大开业。与此同时,京华茶业旗舰店也焕新亮相,为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崭新活力,激发了新的发展动能。
在守正与创新的交融中,首农食品集团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根基,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推动老字号品牌焕发新生。从六必居的酱香传承到王致和的匠心坚守,从京华茶业的经典拼配到白玉豆腐的品质承诺,每一个老字号都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它们不仅是舌尖上的记忆,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