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和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编制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白皮书(2014-2020年)》近日对外发布。
《白皮书》从交通网络互联互通、运输服务提质增效、协同发展机制完善、深化战略重点工作等方面,全面梳理了七年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成果。目前,以干线铁路和城际铁路为主骨架的多层级轨道交通网络初具规模,公路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通畅,机场群、港口群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横、四纵、一环”的京津冀网络化综合运输通道格局基本形成。
“轨道上的京津冀”方面,区域国家干线铁路建设持续完善,城际铁路建设也加快推进,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铁路1.5小时通达,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截至2020年底,京津冀区域营运性铁路总里程达10480公里,较2014年增长33.6%。同时,市郊铁路发展也实现重大突破,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已开通城市副中心线、通密线等4条市郊铁路共400公里,轨道交通线网里程达727公里,七年来增加了200公里,城市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连年上升。
公路交通网方面,“单中心、放射状”的路网结构得到有效改善。京台、京昆、津石、大兴国际机场高速等一大批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截至2020年底,京津冀三省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0307公里,较2014年增长29.2%,有--效形成了缓解北京过境交通压力的首都地区环线通道,同时也缩短了区域各城市间的互通时间。同时,截至2020年底,三省市累计打通“待贯通路”“瓶颈路”32条段共计2005公里,国高网首都放射线路段全部打通。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工作始终围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把建设好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作为首要任务,全力做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交通保障工作等,以交通一体化工作为抓手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城市副中心交通方面,目前,市郊铁路副中心线开通并东延至乔庄东站、西延至良乡站,地铁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等工程顺利完工,广渠路等快速路延伸至城市副中心,东六环路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总计新建或改扩建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普通公路等道路设施33项、超过250公里。同时,持续优化公交线路,开工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新建东夏园等三个交通枢纽,投放共享单车实现“最后一公里”通勤保障,基本构建起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体系。轨道交通平谷线、密涿京沪高速公路联络线、首都地区环线全线绕出北京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跨河桥梁正在加快建设,进一步促进通州与北三县互联互通。
雄安新区方面,加快推进北京至雄安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贯通,打造中国智能化高铁建设“新标杆”;京雄高速全线贯穿智慧创新理念,聚焦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产业发展;雄安新区至大兴国际机场快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展顺利,进一步完善雄安新区综合交通网络建设。
北京冬奥会交通保障方面,目前,冬奥会配套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已基本建设完成,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相继建成,北京市郊铁路S2线和延庆综合交通服务中心投入运营,京银路大修、松闫路改造和小大路改建等工程均已完工。冬奥会交通运输服务保障任务正在按节点有力有序推进。
大兴国际机场方面,目前,“五纵两横”的基础交通设施网络基本成型,构建起了与高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衔接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乘客提供交通服务保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