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给座椅穿上“红衣服”                                        ■记者 周宇杰/摄

        “车辆进站,请您刷卡前门上车。”一辆658路公交车播报着进站信息的同时缓慢驶入站台,车停稳后陈颖摁下开门键,门打开的同时,乘客哈着哈气,一步跨上公交车。“嚯!您这车真暖和,今天可太冷了!”一名乘客一边刷卡一边跟陈颖说。“上车乘客刷卡往里走。”陈颖嘱咐着乘客。“这个太贴心了,座椅都穿上‘衣服’了,坐下不凉屁股了。”乘客看见公交车上的坐垫说。

        陈颖是658路公交车的驾驶员,每天早上5点多她就要徒步30分钟,来到看丹桥公交场站做好发车前的准备工作。“这几天天冷,天气预报说最低能到零下12摄氏度,对人是个考验,同样对车也是个考验,所以热车时间要比平时长一点,检查车辆也要更仔细。”陈颖说。

        1月14日,天气预报发布降温预警,局部气温达到零下10摄氏度。这天陈颖4点半就从家出发了,她说:“早上去场站我都是走着去,时间好掌握,也当锻炼身体了,走一走身上也热乎。今天出门比平时早了20多分钟,天冷热车要多热一会儿,乘客上车不冷。”

        5点,陈颖准时到达了看丹桥场站,测温、签到、酒精测试、领钥匙一系列准备工作完成后,陈颖把车打着了,紧接着开始围着车辆转圈检查,反光镜、雨刷器,轮胎……陈颖不放过每一处细节,检查完车下陈颖又抱着一摞红色坐垫上了车,坐垫两端有一根橡皮筋,她把坐垫顺着座椅靠背向下挪动,给座椅穿了一件“衣服”。陈颖说:“这些坐垫都是我自费买的,为了防止乘客起来后坐垫掉地上,我又手工制作了橡皮筋,保证乘客坐在上面既干净又暖和。”

        说到坐垫的来历,陈颖说:“起初发现乘客上车后有座位也不坐,怎么劝说都不坐,有一次一位大妈说:姑娘不是我不想坐,是椅子太凉了。”这句话点醒了她,当天下班后她就购买了坐垫,第二天就为座椅穿上了“红衣服”。

        6时16分,陈颖驾驶658路公交车准时驶出场站,随着车辆到站乘客的增多,车厢里越来越热闹,有的乘客坐了两站就摘下了围巾和帽子,陈颖却感受不到车厢里的温暖,怕车玻璃起雾气,她要把驾驶室的窗户开一条3厘米左右的小缝儿,虽然只有3厘米左右,但风“一股脑”地吹向陈颖的全身,不仅如此,车辆只要进站陈颖的冷意就会多加一分,打开车门的瞬间,上车的乘客感受到的是车厢的温暖,陈颖感受到的却是寒冷,这也正是她为什么开车依旧穿两件羽绒的原因。

        658路从定慧桥南开往嘉铭园公交场站,全程36站需要70分钟,开一个来回140分钟左右,陈颖每天要开三圈,收车时已经下午2点左右。陈颖把车停好后,把31个坐垫摘下并收好,做完车厢内的卫生后,又走下车来到后门的位置蹲下,把手伸向车门踏板底下的位置拧了拧,陈颖说:“这是给车辆排污,排出气路里的水,可别小看这几分钟,现在天气冷,如果没有这一步操作,第二天车门会冻住打不开了,我下班晚走几分钟不要紧,别耽误第二天准点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