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保障住房·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北京保障房中心居民文艺汇演现场。■记者 董一鸣/摄

   近日,一场以“保障住房·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北京保障房中心居民文艺汇演在京举行。来自燕保郭公庄家园、燕保马泉营家园等全市10个保障房社区的120名居民代表,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12个精彩节目,生动展现了“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首都保障性住房建设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丰硕成果,描绘出一幅幅和谐、温暖的社区生活图景。

   政策筑基    筑牢35万家庭安居梦

  “十四五” 以来,北京锚定“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建设目标,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民生保障重点工程强力推进。作为首都保障房建设“主力军”,北京保障房中心勇担使命,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房22万余套,通过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等多元供给,为近35万首都居民解决了住房难题。

  从解决“有没有”到“好不好”,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优化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推进用地优先在轨道交通节点周边布局,同步完善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如今,燕保马泉营家园、燕保百湾家园等公租房的居民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地铁站,含英园等社区配套了便民超市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璟秀欣苑等社区打造了共享健身空间,保障房社区已从单一居住功能向宜居宜业的综合生活空间转变,让居民实现“职住平衡、住行协调”的安居期待。

   文化赋能    共建社区治理新格局

  “搬进保障房,社区活动多到忙不过来。”燕保辛店家园居民王女士自编自演的快板《燕保生活新图景》,道出了许多居民的心声。本次文艺汇演以“居民主体、文化赋能”为核心,12个节目均取材于保障房社区的美好生活,舞蹈《邻里情》展现互助场景,合唱《家园颂》抒发感恩之情,均诠释了“共建共享”的社区文化内涵。

  除了文化活动,北京保障房中心搭建“政府+企业+居民+社会”多元协同平台,持续推动居民从“社区参与者”向“社区建设者”转变。活动现场受表彰的16名“优秀燕保志愿者”,常年活跃在社区垃圾分类引导、邻里互助、文化活动组织等岗位,用志愿服务凝聚社区向心力。

   品质升级     描绘美好居住新图景

  “每月房租稳定,家电家具齐全,出门有接驳车,生活需求在家门口就能满足。”这是新时代首都保障房居民的共同体验。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北京保障房建设在品质提升上持续发力,从平乐园项目提供拎包入住的精装房源,到共有产权住房支持合理出租优化资源配置,再到适老化改造、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保障房的居住品质不断提升。

  北京保障房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保障房中心始终坚守“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幸福”的担当,在持续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完善“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居住品质、社区治理与人文关怀的全面提升。未来,中心将以“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为引领,积极参与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着力推动保障房社区从“住有宜居”向“住有优居”迈进,为“十五五”时期首都民生保障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