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热力工作人员正在巡检供热设备。 ■企业/供图
北京热力肩负保障首都能源安全和民生温暖的政治责任,通过设备更新、智慧升级、服务优化及和应急保障等多方面举措,全力以赴确保市民温暖过冬。记者了解到,本供热季,北京热力首次投用“温暖垂域大模型”,实现分钟级调度预案生成。
夯实供热基础 设备更新全面完成
北京热力今年持续夯实供热基础,累计完成设备设施检修技改4万余项,更新老旧供热管道621公里,改造核心区一次管线603条,打通市政热网断点3处。通过对1442公里一次管线及1.27万座小室的全面排查,企业识别并治理风险1737项,消除二次管线泡水隐患252处,设备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为匹配城市发展与取暖需求,北京热力持续加大能力建设,新增供热能力696兆瓦,推动11座尖峰热源厂负荷深调至30%。今年,新建成的宝能、方庄两座制水中心也将投入使用,新增应急补水1000吨/小时,并示范应用新型耐高温管道泵,极大增强了供热系统的安全韧性和保障能力。
升级智慧供热 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北京热力加速推进智慧升级,完成589座热力站、448座锅炉房智能化改造,补全关键测点。通过整合泄漏监测平台等新型感知设备,实现热网运行实时可视、隐患自动预警、泄漏点快速定位。企业还为20余万户安装了室温采集设备,为精准调控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了解到,企业将按照“一炉一站一规程、一设备一编码”原则完善管理标准,成立51个监控分中心,构建“一调多中心”新格局,全面提升供热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优化应急保障 全面提升用户体验
针对群众诉求,北京热力优化服务响应机制,梳理1.4万项用户工单,形成917项重点问题清单并于10月底前全部办结。企业上线客户服务小程序,整合工单办理、入户测温等功能,开展“典型工单办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显著提升服务应急能力。
为应对供暖季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北京热力修订完善了供热专项应急预案,组建15支应急抢险队伍、设立6个驻地,确保30分钟内到场处置。建立邻近网格支援清单,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完善联动机制。同时主动下沉一线,倾听群众诉求,解决用热难题,切实提升用户体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