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为2025年首都国企开放日首开集团精品线路的重要站点,由北京奥运城市发展基金会与首开书院共同举办的“英雄”奥运冠军肖像展在此启幕。摄影艺术家逄小威的现场讲解,让80幅奥运冠军肖像背后的故事徐徐展开,也令这座由汽车展厅改造而成的文化空间,展现出城市更新的深层内涵。

  “拍摄这组作品,我用了近7年时间、足迹遍布世界各地。”逄小威向30位观众讲述他的创作历程。2006年至2012年,他完成了186位中国奥运冠军的肖像记录。在展览现场,黑白肖像沿墙陈列,形成一道“冠军长廊”。每一幅作品都捕捉了赛场之外更具人格魅力的瞬间。“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不仅体现在赛场上,更应融入日常生活。”逄小威表示,“这个系列我会一直拍下去,因为新的冠军在不断诞生。”

  来自安慧东里社区的陈先生感慨道:“书院就是‘身边的文化站’。”参观至首开企业历史展区时,不少居民才得知,这座文化空间的打造者,正是参与过亚运村、大运村、奥运村“三村”及冬奥“冰丝带”建设的“双奥企业”。首开书院2023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同年即荣获第二届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优秀项目奖项,成为城市更新从“拆改留”向“留改建”转型的典型样本。

  步入书院深处,“朝阳城市书屋・城市记忆书房”的书架上整齐排列着2000余册藏书;隔壁“公共区域职工之家”内,大学生正捧着热茶翻阅画册。这种“书屋+展厅+讲堂+之家”的复合形态,正是首开集团向服务型、平台型企业转型的鲜活实践。“城市更新不只是改房子,更是塑生活。”首开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书院通过整合企业史馆功能与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居民阅读、员工服务和区域文化“三个需求”的精准对接。数据显示,书院已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服务周边居民、企业职工超万人次。它探索出的“文化+更新”进阶路径,不是简单改造物理空间,而是通过植入奥运精神传承、城市历史解读等文化内核,让老空间焕发新活力。

  首开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书院将继续联动更多文化机构,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提升集约服务效能,营造更多城市文化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