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们正在聆听北京供水事业百余年发展历程。                         ■企业/供图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的展厅内,暖黄的灯光温柔地笼罩着玻璃展柜里的老物件——清末的木质水井轱辘、民国时期的铸铁水管、泛黄的水厂建设图纸,静静诉说着时光故事。西中街小学的孩子们簇拥在专业讲解员身旁,亮晶晶的目光时而落在展柜里的实物上,时而追随着讲解员的手势,一场关于首都供水百年变迁的探索,就在这满是历史气息的空间里缓缓开启。近日,北京自来水博物馆作为首都国企开放日的开放路线之一,以“圆满收官‘十四五’ 国企奋进续华章”为主题,联合东城区少工委、西中街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近百名师生走进这座承载着供水历史记忆的场馆,开启探寻水文化、学习水知识、感受科技魅力的奇妙之旅。

  博物馆内,专业讲解员化身首都供水历史发声者,声情并茂地讲述北京供水事业百余年发展历程。从清末依靠水井取水,到北京第一座水厂建成,开启供水新篇章,再到现代智慧供水迅猛发展,讲解员结合实物与照片,阐释“自来水不自来”的内涵。互动问答环节气氛热烈,学生们围绕制水工艺、水质检测等问题积极提问。通过交流,他们了解了自来水的复杂处理流程,认识到水质检测的重要性,纷纷感慨:“每滴自来水都凝聚着辛勤与汗水,来之不易,要珍惜!”

  展厅里,三名科技感十足的智能机器人成为“明星讲解员”。它们不仅能清晰讲解,还能实时回答关于供水历史、水质工艺、节水窍门等问题。“和机器人对话像穿越到科幻电影,太酷了!”一名学生兴奋地说。机器人以沉浸式互动讲解,将北京百余年供水变迁娓娓道来。学生们与机器人积极互动,在游戏中学到实用知识,仿佛打开了水世界大门。

  寓学于乐的活动还设置了“打卡盖章”环节,学生们参观后可持盖章卡收集特色印章。印章融合水厂建筑、吉祥物等元素,增添参观乐趣,深化学习记忆。一名学生举着集满印章的纸自豪地说:“盖章像通关游戏,让我记住好多节水知识,太有趣了!”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是北京市自来水集团面向社会与市民的窗口,一直致力于传播水文化、科普水知识。国企开放日活动激发了参与者对首都供水历史和水科普知识的兴趣,搭建起了供水企业与市民深度联结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