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工1961等数十家知名品牌在多个保障房社区陆续开业。 ■企业/供图
清晨,在宋庄镇保障房社区,百年义利门店刚开门就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家住3号楼的张阿姨熟练地拿起一袋果子面包,转身又在北平制冰厂的柜台点了杯现制茶饮:“以前买老字号得跑几公里,现在下楼就能买到,这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如今在京城多个保障房社区,这样的便利场景已成为常态。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提升保障房社区城市功能、改善民生福祉的工作部署,北京保障房中心所属的燕欣商业公司精准发力,积极引入优质商业资源。截至2025年9月,燕欣商业公司已成功引进百年义利、京工1961、北平制冰厂等老字号及国企品牌,还有肯德基、瑞幸咖啡、稻香村、吴裕泰等数十家知名品牌,它们在燕保·欣乐里(双桥)、燕保·欣惠街(百湾)、燕保·欣惠街(苏家坨)等多个保障房社区陆续开业。其累计对外招商签约面积达14.63万平方米,开业商铺达307个,标志着全市保障房社区商业配套迈上新台阶,彰显了国企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
保障房社区商业配套的升级,始于顶层设计的精准发力。保障房中心高度重视商业配套建设,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项目现场开展高位调度,将完善商业服务作为民生保障的重点任务抓实抓细。作为具体实施单位,燕欣商业公司对照街区商业生态配置标准,建立分区域统筹、分重点突破的工作机制,强化与市、区两级政府的协同联动,创新打通营业执照办理的绿色通道,针对不同项目特点量身定制租金减免、装修补贴等扶持政策,有效降低优质商户的入驻门槛,缓解其经营压力。
招商理念的革新成为提升商业品质的关键抓手。燕欣商业公司摒弃传统填铺招商模式,转向以业态占比分析和坪效评估为基础的选品招商,在稳定出租率的同时,持续优化业态结构与品牌层级。对生鲜超市、社区食堂等给予政策倾斜,为阶段性困难商户提供支付周期调整、租赁面积优化、免费宣传推广等精准帮扶;对主力店则强化连锁化、品牌化要求,通过国企间深度协作引入高品质商业资源。这种有保有压的招商策略,既保障了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又提升了商业服务能级。
城市副中心保障房项目的变化成为区域发展的生动缩影。今年9月以来,该项目37家商铺集中开业,经营面积超8000平方米,涵盖生鲜超市、餐饮美食、生活服务、教育培训等多元业态。其中,百年义利与北平制冰厂创新采用业态联合体模式,将糕点烘焙、国潮冰品、鲜食快消等业态融为一体,不仅供应经典的果子面包、北冰洋饮品,还带来了市面上少见的“芝麻了花”等传统点心,该业态联合体开业至今持续热销。“现在买菜不用愁了,孩子放学能上兴趣班,老人理发也方便,社区里啥都配齐了。”居民李女士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如今漫步京城保障房社区,商业服务的层次感与品质感愈发凸显。清晨的生鲜超市里,肉禽蛋奶、新鲜蔬果一应俱全,均为当日配送;午间的餐饮区,从老字号点心到特色快餐应有尽有;午后的便民服务区,美发美容、衣物洗护、健康咨询等服务有序开展;傍晚的教育机构内,孩子们在兴趣课堂上专注投入,尽情收获成长的喜悦。这种一站式商业服务体系,让居民实现了“日常需求不出社区”的生活愿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