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药学工作者参加理论考试 ■记者 董一鸣/摄
“中药炮制技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同仁堂的特色工艺,把这套技艺留下来,是对国家和历史的重要贡献。”同仁堂科技发展公司亦庄分厂负责人说。近日,本市商业服务业技能大赛选拔赛在同仁堂科技亦庄分厂举行,来自企业的70多名药学工作者参加竞赛。
同仁堂科技发展公司亦庄分厂人力资源部主任周建辉介绍,为了提高企业人才的中药专业水平,确保用药安全,举办了这场比赛,当天进行的是理论考试。“中药炮制师比赛先在企业进行内部选拔,然后挑选成绩优秀的前10%员工参加本市服务技能大赛决赛。”
“中药炮制讲究的是经验和技法,在很多人看来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想要成为中药炮制师需要会煎、炒等技能,有些药材需要文火,有些需要急火,并且要勤翻动,以免焦化。如果没有长期的经验积累很难把握好火候。同时,在药材识别这一块,难度也非常高。”同仁堂科技亦庄分厂负责人说。
记者在考场外蹲守,一位答得较快的员工走出考场。“时间比较宽裕,考的都是平时工作中经常用到的知识,此前企业也对我们进行了培训,有一些拿不准的药材我就凭经验判断,感觉还比较有把握。”这位中药炮制人员已经从事这行16年了,考试现场,他答得挺顺手。
“鉴别药材,可以通过手摸、眼看、鼻闻、口尝来鉴别。”同仁堂科技亦庄分厂负责人介绍,平时拿了药材,主要根据经验辨别,看它的特征,闻它的特殊气味,还有口尝,是麻味、甜味还是苦味?手摸,是比较润滑还是粗糙?浸于水,看水会变成何种颜色。此外还有火烧,有些含蛋白质的中药就有焦臭味,有些含树脂的就滴油下来。药材鉴别也是中药炮制师傅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技术比武让职工从中收益,一些一线员工通过参加技能比赛,迅速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在服务技能决赛中成绩优异的选手,企业会在给予物质奖励的同时,授予相关技师资格认证。”周建辉说,企业还以技能比赛为载体,开展技能培训、师徒帮教等活动,调动职工学技术、比技能的积极性,发现和培养高技能人才。
“如今,虽然有了数字化生产,但有些环节仍然需要人工控制。当下,愿意来学习这门传统技艺的人不多。中药炮制近年来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也希望通过人才培养传承这门传统技艺。”同仁堂科技亦庄分厂负责人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