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到线上直播售卖模拟演练,站在直播车前的学生们切身参与学习了一件饰品的全链条产业。这是北京市商业学校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一个缩影。借助智慧教室,在互联网+环境下,从智慧商业到智能交通,从新能源汽车到航空物流,学生们在或模拟或真实的实训教学中培养出实践和创新能力。作为12所“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立项单位中唯一的国企办学中专学校,北京市商业学校经过近几年实践探索走出一条“产教科城”融合的创新路径。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北京市商业学校近期举办了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成果展示活动。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商业学校以新商科和教育两个专业集群为核心,重点建设互联网+财经、艺术教育、智慧商业、智能交通服务4个市级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以及首饰、眼视光、互联网IT服务、高星级饭店、新能源汽车5个校级特色专业。此外,该学校还新增了直播电商服务、大数据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航空物流等专业。
“近年来,学校持续优化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积极深入实践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阿里巴巴数字贸易、新道云财务等工程师学院,深入推进京东无界零售等实训基地建设。”北京市商业学校党委书记程彬说,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就要不断优化专业布局。目前,北京市商业学校共设有4系1部,21个专业,83个教学班,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培养德才兼备职校生
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已具备,德育必须提在重要位置。职业素养是职业教育彰显类型教育特色的重要表征。围绕职业精神培养和职业行为养成,北京市商业学校创新推出一套职业素养增值评价体系。
李伟嘉是北京市商业学校2016级中高本贯通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曾获“全国最美中职生”“北京市三好学生”,今年毕业后签约成为一名小学教师。这背后,一本职业素养护照记录了她的成长。职业素养护照以职业素养学分和证书、证明、证章的评价方式记录学生在校成长全过程。
“我们联合研定20个素养评价指标,从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维目标确定基本内涵和评价标准,并以素养数据平台为主要载体,记录学生日常品行表现和在思想品德、技术技能、文化艺术、体育科技、劳动实践等方面获得的成绩、荣誉和资质,以全方位、全过程、数据化呈现学生素养成长轨迹和质量。” 北京市商业学校校长邢连欣介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护照也在北京市16所中职学校推广实施。
积极落实职业教育新政策
破解职教偏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形象、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职业教育以其专业性、实操性、技能性等特点在社会生产发展中发挥其特有职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部署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破解之道。202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通过并正式公布,正式确立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同等重要的法律地位。
政策有了,如何落实?打造先行示范院校,以样板带动行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邢连欣表示,从智慧校园建设到打造“双高双强”教师队伍,从自身发展到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青海、甘肃两地5所中职学校,北京市商业学校在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大步向前。
“作为北京市‘特高校’立项学校之一,为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学校紧紧把握‘特’与‘高’的内涵逻辑,从人才培养平台、思政、模式、评价、师资、社会服务6个维度创新,助力提升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的能力和素质,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引领职业教育高水平学校建设。”邢连欣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