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北京拍卖行业协会发起,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众多专家及文物流通企业负责人参与的“科技赋能文物艺术品交易”大型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本次活动,旨在学术、企业、政府间搭建对话交流平台,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多样性创新、数字化治理、科技化驱动,引领北京文物艺术品市场高质量发展,以把北京建成国际知名的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持续发出“北京声音”。与会者充分肯定了文物艺术品交易产业为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承做出的重要贡献,并且坚信文物艺术品交易科技创新必将成为重塑行业经济结构、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作为本次大型研讨会的重要成果,《科技赋能文物艺术品交易北京宣言》重磅推出,发出了科技推动文物艺术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共同心声。宣言提出了8项倡议:一是推动文化惠民,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二是推进产学研用协同,改善行业科技生态;三是推进文物数字时代国际标准制定推广;四是加强数字治理,维护市场公平;五是推进交易技术升级和交易平台建设;六是推进文物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七是推动文物大数据与金融等产业融合;八是推广数字化展览、数字经营模式。

        北京市文物局积极落实“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要求,按照《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推进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规划》中“构建数字化发展格局”的任务目标,在北京整个文物艺术品交易行业中统一思想,在新时期以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助力北京文物艺术品产业继续领跑全国、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行业管理者认为,近年来通过科技成果的运用,我国文物艺术品交易在市场监管、企业管理、交易模式、产业服务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新的变革、新的面貌。特别是网络交易服务平台的建立和发展,给文物艺术品交易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文物艺术品交易市场在新的形势下求生存、谋发展,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基本态势。

        与会专家从行业研判、市场分析、国家科技转化、企业数字化探索及交易场景下的科技应用等角度,分享了对行业数字化转型以及文物艺术品市场未来发展的真知灼见。大家认为文物艺术品产业未来将从“主观信任”跨越升级到“技术信任”的市场阶段,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所完成的文物流通安全突破性关键技术,服务文物交易市场。通过数字辅助政策制定,以科技营造市场信誉环境,助力行业生态建设,开拓可持续良性发展的大市场。

        与会嘉宾就行业政策、创新实践、前沿科技、平台经济等内容作了深入讨论。北京市文物局作为文物管理部门,疫情期间积极推动支持拍卖企业举办线上拍卖的“告知承诺制”创新政策,并积极抓住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示范工作落地的机会,通过政策创新和科技创新,提升文物拍卖行政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行业经营主体作为传统文化企业,拥抱新技术,走出一条具有行业特色数字化转型的融合发展之路。文物艺术品在线交易平台也进一步将科技深度融入平台服务,推动文化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