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速滑馆电力保障团队队员在场馆内开展设备巡视工作 ■王春宇/摄
日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正式向社会发布2021年度《首善电力让人民满意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社会责任报告》,这是该公司连续第11年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报告》紧密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一体四翼”战略布局的首都落地,紧扣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双碳”目标落地实践、优化营商环境、电力保暖保供、驰援河南抗灾、党史学习教育等重点议题,阐述公司踏上新征程的新作为;同时,以“专题聚焦”形式回应“建党100周年”和“北京冬奥会”历史重任,突出政治站位,展现北京电力服务党和国家大事要事的责任担当,增进社会公众对公司在服务首都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行动绩效的理解与认同。
圆满完成 多项重大活动保障任务
面对要求高、任务重、变化多、挑战大的建党百年庆典活动保电任务,北京电力以“只有确保、没有力争”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24小时不间断运转总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分指挥部三级指挥体系,全身心投入保电决战。面向客户精准施策,主动保障天安门广场和国家体育场核心区域供电服务安全可靠,针对地铁、医院等人员密集地开展直供站线设备特巡,确保城市稳定运行。
北京电力全面完成北京2022年冬奥供电保障筹备工作,建成投运冬奥电力运行保障指挥中心,实现奥运史上首次电力业务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全景监视,为供电保障加装安全砝码;高效开展场馆用电服务,26项场馆临电建设任务全面竣工;坚持“冬奥有需要、我们有行动”,以“每天从零开始”的态度,突出“数字化保障”特色优势,强化“研、建、运、保”全过程管控,冬奥测试圆满收官,细化制定44个专项保障方案,成功确保54场测试赛安全可靠供电。
国家大事要事接踵而至,政治保电贯穿始终。北京电力圆满完成全国两会、服贸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等202项重大保电任务,累计保电天数365天;积极应对煤炭供应紧张、汛期首次延长等多重挑战,科学部署、快速响应,保证了防汛度夏平稳有序,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对河南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闻令而动、向险而行,四批765人千里援豫,以最快速度恢复31个小区约10万人正常供电。
积极推进 “双碳”目标落地实践
北京电力深入落地“一体四翼”发展布局,立足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大局,全面完成市场化碳配额交易,搭建“网上电网”碳排放全景监测平台;将北京冬奥会作为推动“双碳”目标落地的重要窗口,加大可再生能源电力进京力度和区域内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创造12项世界第一的±500千伏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顺利将张家口地区的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引入北京,兑现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全部场馆 100% 绿色电能供应的庄严承诺。
北京电力完善“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首次实现与首都各区政府战略合作全覆盖。重点工程提质提速,高效建设15项服务国家和京津冀重大战略配套工程,投产220千伏潞城变电站、顺义500千伏增容、北京东—通州送电工程;在北京和延庆冬奥赛区建成12项冬奥会配套主网工程,形成“500千伏双电源、220千伏多方向环网、110千伏双方向链式结构”的供电格局。加强能源互联网示范,围绕冬奥场馆及配套建设,聚焦客户用能优化提升,推广综合能源服务,推动能源互联网在客户侧落地。
多措并举 助推民生改善
北京电力不折不扣执行国家降电价政策,深化“阳光业扩”,创新推出“三零+”服务,推行“环节最精简、用时有承诺、投资零成本、供电更可靠、信息全透明、服务有保障”六项服务举措,惠及更多群体,助力电力民生。
北京电力加快传统供电服务向“供电+能效服务”转型升级,让客户用电更舒心、节能减排更精细。首都核心区1149户非居民全部实现液化气改电;平谷区、昌平区及冬奥周边实现“无煤化”,持续提升农村居民用能质量和生活品质;积极配合政府、社区、物业建设小区充电设施,新建充电桩 342个,建成国网首个车联网省级应用平台,与69家新能源汽车4S店建立“联网通办”合作模式,实现个人充电桩“联网通办”车企合作全覆盖。
持续优化线上渠道,拓展“网上国网”“电力微信”等线上服务功能,2021年,线上渠道客户数量达到583万户,线上办电率达到99.19%,客户服务满意度达99%;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连续六年开展“卫蓝暖心”行动,拓展包含“安心电”“无忧电”“舒适电”三类服务的“电暖人心”公益服务,聚焦独居老人等客户,应用最新电力通信技术,及时开展点对点专项服务;持续开展“电力爱心教室”等公益活动,提高电力客户绿色节能、安全用电意识。
站在新的起点,踏上新的征程,国网北京电力将紧扣“一体四翼”发展布局,牢牢坚持首都意识、首善标准、首创精神,勇担社会责任,接受公众监督,在积极服务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创新示范、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服务首都新时代发展中贡献更多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