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地铁14号线北工大西门站,乘客扫码参加低碳活动 ■企业/供图
为积极践行“双碳”战略,京港地铁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低碳环保的特点,在积极采取多项节能减碳举措的同时,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2022地球一小时”合作伙伴,于2022年“地球一小时”来临之际,充分利用地铁站内多类电子媒体,倡议大家更多地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共同保护地球。
今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于3月26日晚开展,在此期间,京港地铁于3月25至26日,在地铁14号线北工大西门站开展线下活动,鼓励大家选择公共交通,多走楼梯、少乘电梯。同时,参与活动的乘客还有机会获得地铁乘车券。3月26日20:30-21:30,京港地铁还将在所辖线路的列车及车站内,通过广播倡议乘客共同关注节能环保、低碳生活。
另外,3月25日至4月25日,京港地铁通过举办“低碳生活召集令”线上活动,持续向广大网友征集低碳生活方式和环保小妙招,让更多公众、网友参与到“节能减碳”活动中来。
在京港地铁公司内部,也开展了一系列节能行动。通过倡导员工随手关灯、关闭不使用的办公设备等,让低碳环保成为员工的工作习惯。3月26日20:30-21:30,在保障正常运营的前提下,京港地铁还将关闭所辖各线车站办公区的部分房间、通道照明,以及办公楼的非必要照明设备,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
近年来,京港地铁在为乘客提供优质出行服务的基础上,持续开展多项节能低碳项目,仅2021年,京港地铁既有线路实施节能减碳项目共减少碳排放约9100吨。
京港地铁17号线作为国内首条实现地铁站台轨旁全电子屏动态媒体的线路,可为乘客带来更生动的视觉体验。通过前期深入研究和反复测试,自17号线南段开通以来,其全线站台轨旁LED电子屏媒体亮度始终保持在60%,在提升乘客日常出行体验的同时,更加节能环保。经计算,与设置100%亮度相比,目前17号线站台轨旁全电子屏每小时可节省用电约43.5度,全年将可节省用电约27万度,相当于驾驶一辆电动汽车绕地球一圈。
京港地铁先后开展4号线-大兴线、14号线列车运行等级优化,即根据客流情况不断优化调整运行等级,特别在平峰期采用节能模式运行,在保障乘客服务的基础上,让每一度电都物尽其用。
此外,在持续开展各项节能减碳举措的同时,京港地铁始终关注乘客的出行体验。
京港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国家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京港地铁在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近年来,通过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探索新技术的应用,不断优化能源结构。今年,京港地铁还将继续挖掘和推进节能低碳项目,开展如16号线空调通风系统节能试点、利用车辆段及高架站屋顶面积资源开发光伏发电用于日常工作用电等项目,在持续打造宜人的城市出行空间的同时,进一步实现节能低碳,为国家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