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赛事安排,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场地3月5日至3月12日8天赛期举行比赛,决出一枚金牌。冬残奥会结束后,国家游泳中心将尽快向社会开放,社会公众和中小学生将可以体验冬奥会比赛场地。“冰立方”南广场地下冰场也计划在5月面向社会开门营业,将成为向青少年推广冰上运动的重要载体,更好地服务“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冬奥会比赛结束后,自2月21日开始,国家游泳中心针对冬残奥会特点,迅速完成了设施、景观标识、场地转换等共计59项重点转换工作。
据悉,国家游泳中心充分利用场地转换期,组织有关业务领域制定培训计划,自2月23日起已经先后开展残疾理念、残疾人服务知识和礼仪、福祉车配合等各类培训19场。通过培训、研讨和演练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各领域工作人员对残奥会的认知,带着尊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提高助残技能,真正做到“设施、信息、服务和理念”四个无障碍全方位转换。
作为国家游泳中心的业主单位,北京国资公司在2008年奥运会后,积极推动奥运场馆赛后可持续运营,“水立方”和“鸟巢”在破解特大型奥运场馆赛后利用难题上向世界贡献了“中国经验”。在北京冬奥会前,北京国资公司就统筹考虑了“冰立方”的赛后利用问题。2月18日,北京国资公司与世界壶联、中国冰壶协会在国家游泳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就未来共同推动中国冰壶运动发展和冬奥遗产利用达成合作意向。根据协议,世界壶联将与中国冰壶协会、北京国资公司开展深入合作,通过在“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设立“世界冰壶学院培训中心”、举办国际冰壶赛事及系列冰壶培训等,共同促进冰壶运动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