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是元宵节,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部项目经理刘亮却无瑕过节。“鸟巢要举办闭幕式了,我们要在今天完成转场防疫流线隔离栏的搭设工作。”刘亮说。

        从去年8月进场,刘亮游走于整个奥林匹克中心区,他所负责的施工区域包括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国家速滑馆,工作内容包括内外部的媒体席、评论员席、机电管线、环保卫生间、防疫隔离间、铁马隔离架等临时设施维护保障。

        由于各场馆功能各异,即便是完全相同的工作,刘亮的团队也面临了不同使用主体的个性化需求。

        刘亮用了一个“对缝”来形容临设改造的特点。“以OBS转播综合区来说,很多媒体特别是境外媒体的设备、线路都不同,最初我们按照通行标准准备,可等媒体来了现场,开孔的位置、线路的走向等计划之内的安排可能都要根据媒体的设备特点,甚至是媒体记者的习惯进行调整。”刘亮说。

        在国家体育场,由于开闭幕式的演练多,各种流线的变化多样,很多时候刘亮的团队需要根据每一次演练的要求随时调整防疫隔离栏布置流线的走向;在国家游泳中心,高达20.4米的模架支撑起的临时媒体看台需要落地生根在泳池内,由于消防需求,架体的一部分还是要埋在水中,为此项目要提前做好架体的防锈蚀处理,确保泡在水中的架体安全;来到国家体育馆,由于交付时间到了去年12月份,刘亮带领项目团队从临时看台的搭设到转播综合区的协调组织,仅用了不到20天就完成了所有改造和临时设施搭建工作。

        刘亮团队共有188人参与到三馆一场的保障中,刘亮将整个团队分成了4组,每个小组由一名负责人牵头驻场管理,从每日的巡视检查到维修保障,再到晚上的例会沟通,从封闭管理开始至今,刘亮的团队一天也没有换过“戏码”。

        特别是对一些个性化工作,比如国家体育场万国旗的悬挂,由于要保证开幕式的各种改造,万国旗的悬挂放在了最后,可团队面临的却是演练带来的施工时间碎片化,“我们只能插空进行国旗的悬挂,都是50多米的空中,每上下一次都是一次风险,我们克服了诸多困难圆满完成了任务,为开幕式的成功举办做出了贡献。”刘亮说。

        直到冬残奥会闭幕之前,刘亮的团队都会一直坚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