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点巡视设备、检查车辆安全、消杀公共区域、开展核酸检测……每天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自来水集团冬奥供水服务保障队第一保障分队紧张忙碌的一天拉开序幕。一系列工作准备妥当后,第一保障分队队长范力杰、副队长刁立东召集12名保障队员迅速集结。

        由154名专业骨干组成15支供水服务保障队伍,保障队员每日巡视管线、排查隐患,坚守在备勤驻点,为首都供水安全保驾护航。其中,第一分队负责冬奥核心区周边供水保障,是整体保障力量的排头兵。

        2月16日上午9时,简短的晨会后,保障队员立即兵分两路,按照既定路线赶往监测点位,同时进行巡视管线和采集数据。其中一组是保障队员吴运贞开车,当工程抢险车行驶到一个点位,队员苏昊准确找到设备井位置,安东梁麻利地掀起井盖查看设备,苏悰紧盯笔记本屏幕抄录噪音等级数据:“运行正常。”他们动作娴熟、配合默契,合上井盖后,匆匆赶往下一个地点。

        “人工巡查和电子设备监测为供水管线安全运行上了‘双保险’。”范力杰介绍,在42公里供水管线保障范围内,第一分队早在去年就布设了400多个管网漏失监测仪,定时自动记录声波信号,当保障队员携带接收设备到达附近位置,即能采集数据,判断管线运行情况。

        平均每一百米,队员苏悰的笔记本屏幕上就会接收一次数据。这一路上,他时刻注意着屏幕上的报警信号,“一旦漏失监测仪显示噪音等级数值过大,说明管线运行可能出现异常,系统将自动报警,必须立即报告队长,同时配合集团客服中心及属地维修所一同排查漏水隐患。”

        从1月15号正式进驻冬奥核心区周边区域起,巡视管线和采集数据成了保障队员每天的必修课。“管线巡视每天至少三次,平均一次耗时2个小时。”范力杰说,虽然大家来自集团管网管理分公司、禹通公司、水质中心等不同单位,都是各自领域内的行家里手,但经过一个月的训练磨合,他们早已融入到这个临时组建的大家庭中,齐心协力共同承担起冬奥供水服务保障任务。

        中午12点整,完成数据采集和第一次管线巡视,保障队员回到驻地。各组汇报巡视情况,范力杰安排布置第二次管线巡视任务。经过午饭后的短暂休整,一组人员出发巡视管线,另一组则由范力杰、刁立东带队,驾驶应急供水车奔赴国家体育场,执行一项重要任务——为颁奖典礼封闭区域临时卫生间应急补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组人员进行第三次管线巡视。他们打起十二分精神,穿梭在熙熙攘攘的车流中,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首善标准备战,铆足精神决胜”的庄严承诺。

        第一分队的一天只是集团15支保障队30天守护冬奥供水“生命线”的工作缩影。1月15日至今,市自来水集团累计出动人员开展巡视7724人次,巡视管线41422公里,巡查井盖56102座次,采集数据处43418次,另有843人备勤在岗,随时待命处置应急情况。在接下来的赛时保障期间,保障队员将继续坚守在一线岗位,牢记供水人的初心使命,确保管线运行平稳,首都供水安全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