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冬奥智能型动车组列车驶出新八达岭隧道 ■记者 周宇杰/摄
1月6日,一辆以冰雪蓝为主色调的“复兴号”列车自北京清河站1号站台缓缓开出,流线型车身上装饰着飘扬的雪花和冰雪运动员剪影。“这趟复兴号冬奥智能型动车组列车从人文和服务元素两个维度来说,充满奥运特色。”北京局集团公司车辆部副主任贾潞告诉记者,车上搭载世界首个高铁5G超高清演播室,演播室采用全IP技术构建,可以实现嘉宾访谈、全车厢移动直播报道,为大屏小屏提供虚拟制作、多方连线等服务,实现了长时间、高速移动下节目的稳定传输。
5G超高清演播室可移动直播
该动车组编组8辆,为4动4拖动力分散式动车组,设商务、一等、二等、媒体车厢;外观采用“瑞雪迎春”涂装方案,以冰雪蓝为基调,配以飘舞的白色飘带,体现整体的动感状态;整体颜色中点缀着若隐若现的雪花,雪花有24片,代表第二十四届冬奥会。
冬奥版“复兴号”上搭载了世界上首个高铁5G超高清演播室,即便是在以时速350公里移动的高铁列车上,依然可以进行节目录制和赛事转播。演播室已实现5G信号覆盖、车地回传等功能,游机可通过“高铁wifi”传输视频信号。不仅如此,车辆5号车厢为多功能车厢,设置媒体工作区,提供12个办公桌以及国际通用插座、可推拉小桌板等设施,可容纳48人就坐,为媒体人员提供办公环境。
在科技智能方面,冬奥版“复兴号”特别增加了智能行车功能,车辆优化自动驾驶功能,配备有动力电池,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实现应急状态下的自走行。针对冬奥崇礼赛区低温严寒的特点,该列车还具备了适应零下40摄氏度高寒环境的抗高寒技术。
设置滑雪器材存放区域
走进车厢,冰雪和运动元素扑面而来。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彦介绍,车内装饰设计方面也融合中国传统元素,“包括顶灯和商务座椅隔断造型在内,都采用了类似于中国结、屏风的传统文化形象。为了体现列车冬奥冰雪特色,列车1号、4号、8号车厢两端设置滑雪器材存放柜,并设有滑雪器材锁,保证存放安全。4号车厢还设置有运动员兴奋剂检测样本存放处,为冬奥会期间兴奋剂检测样本提供运输条件。”
在人文服务上,5号车厢设置开放式餐吧,可以提供中西式快餐餐点服务,为来自世界各地运动员提供餐饮服务,体现出奥运会开放共享的特点。4号车厢还设置了轮椅存放区、无障碍卫生间及站台补偿器,便于轮椅无障碍存放和通过,适应冬残奥会需要。不仅如此,记者发现,几乎在车厢的每处文字提示旁都设置有盲文标识,全车基本做到“盲文无死角”。
仿生学设计降低车辆能耗10%
冬奥版“复兴号”在实现智能升级的同时也体现出绿色节能特点。朱彦介绍,车辆采用轻量化设计,整列车的重量比上一代车减轻20吨左右,列车内部的内装材料采用环保可降解材料,材料可降解率能够达到50%以上,可回收率可达到75%。
“车辆用水采用灰水再利用,节水率约为10%。”朱彦说,通过仿生学设计,车辆头型模仿鹰隼,整体车辆结构平顺化,空气动力学性能非常好,使得气动阻力降低7.9%,能耗降低10%。同时,智能照明技术的使用也节省不少用电,车辆卫生间检测有人进入后可自动调亮灯光,无人30秒后灯光自动熄灭。
1月21日至3月16日的冬奥运输期间将开行北京冬奥列车,冬奥列车每日安排开行40对运输方案,其中基本方案17对,每日开行;预备方案23对,视需开行。在开幕式、闭幕式人员集中出行时段,还将增开专列。清河至崇礼的冬奥列车沿途只停靠太子城站,其他冬奥列车全部一站直达,沿途不停站。清河站至延庆、太子城、崇礼站分别26分钟、50分钟、65分钟可达。
北京冬奥列车全部使用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开行,部分列车使用新型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北京冬奥列车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用于冬奥服务的预留车厢实施闭环管理、按定员50%分配票额席位,每日运输任务完成后进行动车组全面消毒。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