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集团】千亿基金“活水”注入多产业 作为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平台企业,从2015年开始,北投集团投身城市副中心建设最前线,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任务的同时,高效建设运营多个产业项目,让优质产业“请进来,留得住”,为城市副中心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按照城市副中心及通州区金融业发展规划,拟重点发展财富管理和绿色金融等业务,北投集团以旗下北投投资公司为平台,以基金为引领,陆续设立了北投融资担保公司 特别报道 2021年06月10日 1 点赞 0 评论 429 浏览
【首旅集团】18天扎根开启“二次创业” “从踏勘、选址到搬迁,我们只用了18天。”首旅集团综合行政部副部长张晓东算起选址搬迁的时间说道。4月24日,首旅集团17个部室,120余名员工,100多个纸箱,分批次装上五辆货车,往返五趟,从东二环路旁凯威大厦出发,奔向了新的办公地点——城市副中心土桥PLUS文创产业园临时办公地。6月,200余名员工全部到位,首旅集团成为今年第一个入驻城市副中心的国有企业。地铁土桥站 特别报道 2021年06月10日 0 点赞 0 评论 195 浏览
【保障房中心】“软硬件”升级打造高效课堂 精美的楼体、高科技纳米黑板、屋顶花园……在位于城市副中心职工周转房(北区)项目东北角,新校区北京黄城根小学通州校区,和此前旁边的学校相比硬件和软件都有大幅提升,现今学生和家长们都很满意。据市保障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黄城根小学通州校区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首个交用的小学,距离行政办公区约两公里,主要服务于周边市直机关工作人员和村民,目前设有19个教学班 特别报道 2021年06月10日 0 点赞 0 评论 415 浏览
国企“建”证未来之城崛起 运河之滨,一座未来之城正悄然崛起……如果说“漕运通济”成为通州之名的历史由来,那么京杭大运河无疑是让这片土地积淀厚重历史痕迹的丰碑。当今,这座丰碑上又将镌刻上全新的名字——城市副中心。从一路平坦到高楼林立,从村宅流转到万象更新,首都国企人用辛勤和汗水参与并见证着这座未来之城雏形初显。 国企主力军发力副中心建设 2018年4月18日,原北京新奥集团有限公司翻牌组建 特别报道 2021年05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306 浏览
【建工集团】 研磨毫厘间“立起”工程质量 曾经的老工业厂房如今变身为绿心的市民健身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的东亚铝业老厂区将打造成一座具备现代化功能的全民健身中心......这一切都出自北京建工集团建设者之手,他们走遍了建筑的每一个角落,对老厂房的每一处隐患进行排查和修补,让红砖墙、天车等设施得以保留下来,成为绿心公园独具特色的工业遗迹。五年来,作为本市历史最悠久的建筑施工企业,北京建工集团(含市政路桥集团) 特别报道 2021年05月27日 1 点赞 0 评论 447 浏览
【城建集团】升级工艺破解建造难题 从参建首个城市副中心项目——A1市委办公楼开始,到地铁7号线东延开通运营,再到城市副中心绿心公园三大建筑之一的博物馆工程全面亮相……而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更是让这里成为联通雄安新区,落实国家战略“一体两翼”的生动实践。5年间,数以万计的北京城建人在城市副中心助力千年新城日渐成型。当前,城市副中心进入新的建设阶段,近5年,北京城建集团(含住总集团)在城市副中心 特别报道 2021年05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320 浏览
【中建一局】 最“潮”装配式搭建“一条街” 公建,65.52万平方米;房建,27.38万平方米;市政管廊、道路,11.43公里……5年时间里,中建一局在城市副中心参建项目达13个,总建设面积超百万平方米。自2016年7月,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扎根北京通州后,中建一局从委办局办公楼到职工周转房,从市政综合管廊到综合交通枢纽……自城市副中心建设吹响号角后,5年间中建一局先后承接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委办局办公楼、政务云中心 特别报道 2021年05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284 浏览
【首发集团】 交通“引路”提速出行 城市建设、交通先行,首发集团作为首都道路交通及配套设施建设管理的重要力量,通过建设、管理与服务,确保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顺利进行。2017年12月,东六环路小圣庙立交改造工程建成通车,由此打通了进入行政副中心南路通道,为由京哈出京,途径东六环车辆进出行政副中心提供了便利条件。2018年8月,京秦高速公路(北京东六环至京冀界)随之通车,该工程不仅有力支持了城市副中心建设 特别报道 2021年05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235 浏览
【住总集团】 匠心科技铸造绿色建筑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副中心配套工程、广渠路东延工程……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开始后,北京住总集团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站位的建设要求建设副中心。由住总集团承建的A3、A4工程位于城市副中心行政核心区南区,是集办公、会议等配套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办公楼。工程于2016年8月开工,2018年5月竣工,住总集团6000余名建设者严把工程中的每道工序 特别报道 2021年05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224 浏览
国企创新技术攻关 三大建筑初露“芳容” 编者按:随着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主体结构的基本完成,“粮仓”构造的剧院、形如“赤印”的图书馆、“帆船”模样的博物馆成为市民热议的谈资,除了三大建筑的规划和建筑体量引人关注外,各工程的科技创新也成了亮点,其中不乏凝结了许多国企智慧。日前,本报记者走进三大建筑主体施工现场,带大家“揭露”建筑施工背后的施工工艺与技术创新。 特别报道 2021年05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399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