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昕 奥运工程匠心铸就 在延庆妫河河畔,“天圆地方”冰上场馆群拔地而起,这是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综合馆),它是包含冰球、冰壶、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项目共计8个冰场的亚洲单体最大的综合性冰上中心,这里也曾是住总集团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项目负责人杨昕坚守的主阵地。如今,场馆整体建设工作已完成。“北京是全世界唯一一座双奥城市,我很荣幸成为双奥建设者。”2017年 8 月,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工程进场之初 特别报道 2021年04月30日 3 点赞 0 评论 295 浏览
王立山 燃气安全精心守卫 王立山曾是北京燃气集团输配公司一名巡线员,在 2008年承担奥运场馆外围燃气保障任务。如今他是北京燃气集团延庆公司运营服务部副经理,承担着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延庆赛区燃气运营保障工作。他的奥运故事仍在继续。回想起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保障工作,王立山依旧历历在目。那是他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接触高规格的保障任务,“光荣的使命感与沉甸甸的压力就是我当时真实的心理状态。”王立山说。 特别报道 2021年04月30日 0 点赞 0 评论 307 浏览
于海 奥运车辆技术护航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保障,于海作为班组里的技术骨干第一个报名。 “2008 年奥运会期间,我负责工业大学场站K30停驻公交车的维修保养任务,要想实现‘零故障、零抛锚’的工作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北京公交运营保障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服务奥运会期间,我们车辆保障小组始终坚持‘问修制、例检制、强检制’,为车辆安全运营上三道保险。保障团队每天都有一名维修人员在公交场站进口 特别报道 2021年04月30日 16 点赞 0 评论 298 浏览
【首开集团】 开启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 4月26日一大早,家住丰台区西洼地社区南苑303院的张大爷提着袋、端着盆,走出家门。袋里是塑料包装的废纸巾,盆里是茶渣果皮碎骨头。在小区垃圾投放点前,他熟练地将废纸巾放入干垃圾桶,盆里的茶渣果皮倒入厨余垃圾桶,还不忘叮嘱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张宏亮:“小伙子麻烦你啦,分不到位的,多指导指导。”今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将满一年。一年来,首开集团所属物业公司联合社区 特别报道 2021年04月29日 2 点赞 0 评论 266 浏览
【环卫集团】定时定点“固定+移动”收运垃圾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年来,环卫集团组织建立垃圾分类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办公室十个专项工作组,各单位全体党员、职工主动回社区报到,按照社区统一安排部署,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特别是在早、晚两个投放重点时段,补充值守缺口,通过政策讲解、桶前值守、督导监督、建言献策等形式,积极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活动,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在实处,推进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有序开展。 特别报道 2021年04月29日 0 点赞 0 评论 456 浏览
【外企集团】远程监管分类 4月22日9时30分,大望路区域的外企公寓小区绿草如茵,树荫如盖。社区变成大花园,垃圾分类是关键。小区优美环境的背后离不开垃圾分类工作的做精做细,这里也成为2021年北京首批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作为小区管家,北京外企双新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为推进垃圾分类做出了贡献。 “刷卡”“刷袋”投放垃圾 位于西大望路的外企公寓建成于2005年,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共有住户200多户。 特别报道 2021年04月29日 0 点赞 0 评论 234 浏览
【首农食品集团】因地施策扎实推进 再过几天,《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将迎来一周年。一年来,首农食品集团在抓紧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在集团系统按期实施。“一年来,集团上下狠抓基础投入,宣传指导,因地施策,习惯养成,扎实推进,完成了阶段目标,取得了预期成效。”首农食品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南农家园分类指导员准时上岗 走进位于昌平南口的南农家园 特别报道 2021年04月29日 8 点赞 0 评论 423 浏览
【金隅集团】 智能垃圾桶让分类“有趣” 如今,在北京金隅智造工厂办公的北京汇通天下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已习惯通过智能垃圾桶投放生活垃圾。“我们学到了很多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大家的分类意识也从最初的随意变为如今的习惯。”该公司行政部门负责人说。金隅智造工厂的现象已成为北京金隅集团京内办公、住宅项目生活垃圾分类的常态,虽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使用智能垃圾桶,但是习惯的养成已经成为绝大部分人的自觉行动。 特别报道 2021年04月29日 0 点赞 0 评论 337 浏览
抗疫前线的铿锵丽影 2020年,在新冠肺炎阻击战“疫”中,北京化工集团职防院的女同志们展现出强大的力量,在疫情防控一线中不懈奋斗,绽放出最美芳华。 挺身而出冲锋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们放弃假日的欢愉,放弃与亲人的团聚,挺身而出、冲锋一线,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留下了最美身影。 她们中有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护士大姐,为坚守好分诊筛查第一道关口 特别报道 2021年03月08日 0 点赞 0 评论 190 浏览
热爱公建项目的女建筑人 一个女性从业至今始终喜欢趴在建筑施工项目现场,这本就是少见的,而且她参与到工程全部为公共建筑,但对她而言,最大的“遗憾”是没干过住宅工程。她就是北京建工六建集团玉河历史文化保护修缮工程项目书记吕艳红。干技术、跑现场、外向型……这是同事眼中吕艳红的三个标签。从她的职业履历中了解她,正是这三个标签成就了如今的吕艳红。2020年小汤山医院应急保障项目现场 特别报道 2021年03月08日 1 点赞 0 评论 41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