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百的编织技师传授体验者中国结的编制 ■记者 董一鸣/摄
“每次一根绳子做完要留一个孔,另一根绳子要拉紧……”“怎么看着容易,这么不好编?”7月17日晚上,在首都博物馆,一场百人非遗编织体验活动拉开了首都博物馆与北京菜百黄金珠宝博物馆暑期公开课的序幕。当晚,60多个家庭、100多位体验者在现场通过技艺老师讲解、演示等方式,体验中国结编织技巧,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
“此次合作是继‘5·18国际博物馆日’首都博物馆与北京菜百黄金珠宝博物馆又一次在文化科普领域的碰撞,旨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双方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北京菜百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响应国家文物局等九部委发布的“博物馆+”战略,促进博物馆与教育、商业、设计等领域的跨界融合,北京菜百黄金珠宝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菜百股份与首博文化强强联手。此次联手是双方在博物馆文化教育上的互助互进步,也是在对接文化市场上的发挥合力共赢共发展,打造了科普与文创的新篇章,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激发文化的创新活力。
“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到后来的衣物装饰、吉祥寓意,中国结用一根绳贯穿了中国的历史,用繁复的绳结连接了中国文化。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文化知识,是人类世代繁衍的隐喻。中国结用最简单的二维线条勾勒出最深的文化韵味。”在活动现场编织体验课中,来自菜百的编织技师手把手传授体验者中国结的编制,边制作边讲解,教大家如何将“中国结”绕绳、打结、打穗,只见红色的绳子在大家的手中左绕右转,每个人都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绳结作品。
活动不仅为观众解读中国绳结文化的奥秘,并有身着中国风服饰的技艺人展示精美的绳结作品,一同展出的还有菜百首饰携手首博文化公司联名设计研发的“京城喜饰”“首伯牛”等系列珠宝文创产品。“每件饰品的背后都是首博与菜百设计师深度交流后,将文化不断推敲提炼,并结合黄金珠宝特色进行设计,使每件文创产品具备独特的文化底蕴,为消费者呈现出一系列珠宝文创佳品。”北京菜百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首博文化与菜百股份的文创合作也开启了新的篇章,通过多元、创新的形式,以无限的创意灵感,推动文化传承,让“文化”活起来,令“价值”留下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