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永定河流域发展报告(2020)》发布会在张家口举行。会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四省市首次发布《永定河流域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永定河沿线8个主要市(区)(山西朔州市、大同市,河北张家口市、廊坊市,北京延庆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大兴区)为评价对象,首次站在永定河流域全局视角,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永定河流域一体化治理的生态及经济社会成效,深入分析了流域沿线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及投资环境,全面梳理了流域涉水资产、绿色环保、文旅康养、现代农业四大领域重点产业项目和未来发展思路。

        生态环境指标持续改善

        新一轮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施以来,阶段性成果明显。报告显示,近年来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指标持续改善。2017至2020年,永定河流域册田水库、石匣里、官厅水库生态水量分别增长359.5%、124.7%和130.8%,2019年永定河山峡段实现40年来首次不断流,2020年生态水量达到1.78亿立方米。流域洋河、桑干河、永定河、永定新河4个干支流68%的重要河段河多年来出现断流。

        经过新一轮永定河综合治理,桑干河、永定新河2019年实现全河道全年有水,2020年流域通水河长增长到808公里,通水河长占比增长到93.41%。

        流域生物多样性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调查发现浮游植物279种、浮游动物137种、底栖动物167种、鱼类8目14科40种、两栖类1 目3科5种。

        截至2020年,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监测到鸟类共计34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1种,二级49种,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监测到鸟类共计19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 种,二级24种。

        四大重点产业引领流域绿色发展

        当前,永定河流域沿线在涉水产业、现代农业、绿色环保产业和文旅康养产业重点领域,具备通过一体发展、融合发展,打造全国领先的“永定河绿色产业带”的较好基础。

        发展涉水产业。永定河流域共有大中小型水库205座,总库容652040.54万立方米,国家级湿地公园6家、省级湿地公园10家。报告指出,深化涉水产业资本合作,推进水库供水、水产养殖、文旅开发等水库特许经营业务,集中利用水厂、电站、砂石等流域沿线水利资源,节约沿线政府管理成本,推进流域水资源统一优化配置。联合打造流域监测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实现流域污染源、污染排放在线监测服务。

        壮大现代农业。报告指出,永定河流域光照充足、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森林覆盖率高、远离工业污染,为生态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质条件。

        开发绿色环保产业。永定河流域风资源、太阳能资源、农林废物资源、各类尾矿资源较为丰富,具有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氢能制造、生物质发电、冷能、循环经济等较大开发潜力。报告指出,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上述绿色环保产业将迎来窗口期,有望在多个领域成为全国示范引领。

        做大文旅康养产业。永定河流域旅游资源覆盖京津冀晋旅游核心区域,以自然和人文地景资源为主,包括文化遗址、自然生态、都市休闲和滨海休闲娱乐四大类,共有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51个,3A级景区91个。报告指出,应把握“十四五”期间文旅产业新政策、新机遇,打造沿线度假村及户外营地等特色旅游线路,打造文化和康养休闲综合体,打造都市亲水旅游产品,打造绿色引才引智创新服务基地,打造数字文化平台和沉浸式体验项目。

        产业一体化发展成为流域共识

        报告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碳中和”及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为流域产业一体化发展带来更多机遇、提出更高要求。通过沿线地区制度协同创新、产业协同发展、项目协同建设,打造“永定河流域经济带”,成为流域各方共识。

        报告建议,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思路方案和经验做法,将流域一体化治理成果转化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动能,把永定河流域打造为“两山”理论实践示范区;以永定河产业联盟和园区联盟为平台,联合打造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承接主体;完善交通枢纽、水库、港口、医疗、教育等重大基础设施,形成对流域沿线的发展支撑和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加快推进区域内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交易与共享,为流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绿色发展营造更好的营商软环境;完善流域沿线地区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推动流域智慧平台联合建设、资源共享;完善金融、财税、价格激励与生态环保信用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是国内首个跨省级行政区的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近年来,以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平台和纽带,流域上下游紧密联系,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建立起新型流域治理协作关系,形成了“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流域治理新格局。

        目前,永定河综合治理修复累计完成投资66亿元,今年将开工工程40项,力争年内实现永定河河流生态通道基本贯通,并通过灌区改造、农业节水等项目实现年节水能力4000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