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一方红色热土。这里是革命斗争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诞生地,被称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先后诞生了红一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主力红军;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和徐海东、王树声、许世友等400多位叱咤风云的开国将领。

“七一”前夕,我来到了湖北首个以大别山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专题馆——大别山革命历史文化陈列馆,之所以去这里参观,是因为我一直对红色文化情有独钟,也爱好中国共产党党史方面的研究。

该展馆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分“辉煌大别山”“英雄大别山”“红色英山”三大展区,综合运用展板展示、实物展览、多媒体、场景还原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现了1927年至1949年大别山地区和英山县党组织建立、根据地开辟、组织“三二暴动”、组建红军、北上长征等历史事件。

置身陈列馆,我了解到在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各个历史时期在英山及大别山的革命斗争史。既有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七军、红二十八军的建立、成长,血战独树镇和庾家河生死战的壮烈,也有抗日战争时期的“坚壁清野”的艰辛,更有解放战争时期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波澜壮阔。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大别山这块热土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从未间断,革命红旗始终不倒。我仿佛感受到了几十年前的那场血雨腥风,感受到了刘伯承、邓小平等一代伟人在危难时刻力挽狂澜,挽救党和红军命运的磅礴气概。

出了陈列馆大门,我满怀着敬意静静地注视着大别山革命历史文化陈列馆,再看看周围迎风飘扬的红旗,时光仿佛一下子停止,眼前浮现出当年数万红军将士在大别山浴血奋战的景象。随后,我独自一人漫步在大街上。英山县城不大,马路和街道两旁的房屋也比较老旧。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行走在大街上,会让人身心得到放松。

“清风又牵衣袖。山花翠竹满山野,身旁都是新朋友。啊,当年走出大别山,先辈们为翻身做主去战斗……”在从英山返回武汉的大巴车上,车里播放着阎维文演唱的《走进大别山》。醉人的歌词,优美的旋律,让人如痴如醉。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窗外山峦此起彼伏,一路蜿蜒,清凉的夏风从窗外飘进,轻轻地吹拂在脸颊上,感觉十分惬意。

大别山,集红色文化和山水文化于一体,真是一片让每一个到过的人都无限留恋的神奇土地!

(作者单位:中建三局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