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远端控制系统的可移动保温膜结构日光温室、采用GPS或北斗定位系统芯片的铜牛智能户外功能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质装备系列产品的演示沙盘、以健康防护搭为己任的健慧谷应急产业基地……6月22日,北京时尚控股以“尚·科技,健·未来”为参展主题,携旗下铜牛集团、光华集团、毛纺集团、纺科所、京纺国际、弘毅时尚检验、佳泰新材料、燕阳新材料、中纺海天和京兰公司等10余家企业惊艳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CINTE21)。

        此次,北京时尚控股在参展期间,以高端制造、应急救援、健康防护、科技生活和检验检测五大场景为主线,9大产品系列贯穿,重点展出包括可移动保温膜结构日光温室、高强涤纶丝经编双轴向PVC涂层材料、软质液体储运装备、柔性应急路面、高性能纺织纤维助剂、时尚功能性服装、个性化防护口罩、医用可溶性止血材料、医卫用热风非织造材料、产业用纺织品检验检测服务、健慧谷应急产业基地在内的科技创新型产品以及解决方案,集中展现公司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

        “科技树”创意展位意义非凡

        为了更好地展示北京时尚控股科技板块的业务,北京时尚控股对展位进项了精心设计,展位主要运用了“科技树”的创意展示理念,寓意让时尚控股旗下企业的产品由科技树支撑,并逐步展开,构建更具竞争优势的行业影响力。

        “科技树”的参展形式不仅能直观地在树枝上生动呈现时尚控股旗下的各大品牌矩阵,更预示着时尚控股旗下各大品牌围绕“创新至上、品质至臻”的发展思路,积极创新,不断壮大,让时尚控股科技板块业务在未来的发展中,犹如树之常青,又有参天之魄。

        “我们不用在线下进行衣服打样,这样耗时太长了。在工作室里,我们只需在电脑上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线上打样制衣。”铜牛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李建华介绍道,而他口中的“工作室”就是铜牛集团的数字化工作室。

        在这里,应用数字化技术赋能服装定制,让数字化技术贯穿在虚拟设计及展示、量体、制版及互联网制造等全流程,实现智能定制,让客户的体验更加及时、精准,高效。展会上展出的极具中国特色文化气质的滑雪服便是数字工作室的杰作,采用人体工学设计和高密度科技面料,具有防水、透气、防风、保暖等特点,不仅舒适美观,还灵活保暖。类似这样的操作,铜牛集团还有很多尝试,在商务衬衫定制、校服定制方面都有相应的APP可进行线上操作,在线上进行量体数据采集记录、面料式样选择、成衣试穿,然后确认下单等待成品送货上门,可以说只要在线上动动手指便可有新衣穿。

        而这也只是北京时尚控股在“十四五”期间进行数字化应用的一个缩影。据北京时尚控股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顾伟达介绍,集团在“十四五”期间,持续坚持科技为城市时尚健康生活赋能、为应急产业和民生产业赋能,重点推动时尚产业全链条的数字化建设与应用,也就是让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等全面贯穿时尚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依托数字化技术,助力产业的不断升级与更新。

        健慧谷数字化已初见成效

        作为集团数字化发展的另一个典型,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北京时尚控股经过一年多时间精心筹划和改造的应急产业基地——健慧谷已初见成效。“我们这个应急产业基地以‘平战结合’为发展宗旨,进行应急产业小型生态链的打造,选取生态链条上各个重要环节的1到2家骨干企业,既能满足战时应急前端的生产需要,平日亦能进行常规生产和相关技术研发和储备,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发展。”北京时尚控股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赵宏晔介绍道。目前基地已有10余家与医卫防护相关的企业,初步形成了具有医卫用防护用品材料研发、检测、生产、产品、贸易“一站式”全产业链的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实行数字化智慧管理,并打造统一智慧共享平台,园区优质企业在此建立研发数字化共享平台,可累计相关应急产业发展大数据信息。

        集时尚、文化、科技相融合

        北京衬衫厂、纺织工业局、北京制呢厂……这些具有年代烙印的名称印制在日常佩戴的口罩上,一种年代情怀立刻油然而生。这是此次展会上,北京时尚控股旗下京纺国际进行的个性定制口罩的代表作。除此之外,它还展出了牛年贺岁、国安俱乐部、蕾丝花样、马卡龙色系等一系列个性化定制口罩,让口罩在基础的防护作用下,又多了一层文化的基因。

        毛纺集团所属京兰公司的医卫用热风非织造材料,将功能性与舒适性完美结合,不仅在妇女及婴儿用品中广泛使用,而且消费者用的口罩也可使用。“它里面所含的玉米纤维,使它具有可降解性,大大增加了它的环保作用。”赵宏晔介绍道。

        此外,铜牛推出的可水洗壳聚糖防护口罩、采用GPS或北斗定位系统芯片的功能性户外服通过App实时监测追踪,纺科所展示的多款医用可溶性止血材料,无不体现着时尚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在海天高性能纺织纤维助剂展台,以无人机模型、高压碳纤维气瓶等终端产品的方式生动展示了企业高性能纤维助剂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凸显了其在新材料强度、模量、密度、刚度、重量、疲劳等方面研发应用的优势特性。目前,公司研发、生产条件成熟,相关产品品质在国内具有先进水平,上浆剂份额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而光华佳泰展出的新型可移动保温膜结构日光温室也如约而至,产品除了具备保持以往搭建方便、安装快捷、可移动、保温效果强、能耗成本低、耐气候性好等科技特点外,还具备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上远程控制的特点。

        燕阳公司在本次展会上展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质装备系列产品的演示沙盘。展示内容主要包含软质输送管线系统、软质储液容器系统、柔性路面系统等系列产品,并重点展示了软质装备在油料保障、应急救援等场景的应用。得益于其快捷轻便、操作简单、强韧耐用、环境适应性强等优势特点,现已从地上、地下、海上等不同层面广泛应用于油田、矿山、环保、救援、消防等领域。

        据悉,作为北京时尚控股旗下产业用纺织品第三方检测机构,弘毅公司在参展期间展示了产业用纺织品检验检测服务方面的最新成果。目前,公司已能够开展口罩、防护服、帐篷、被服等应急物资的检验检测,产业用纺织品检测设备的校准服务。

        积极布局把握发良机

        回顾北京时尚控股过去五年来的发展,在科技创新方面可圈可点,成绩亮眼,成效显著。据介绍,目前,北京时尚控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创新产品成果研发持续活跃,与天津工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外部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了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尤其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十三五”期间该公司获授权专利83项,主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67项标准,创新项目完成投入2.77亿元,实现了销售收入9.27亿元,为不断培育产业用纺织品业务板块新的增长点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期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和窗口期。一方面,我国纺织业将成为中国最具潜力率先跨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的工业之一,将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提供巨大的机遇;另一方面,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全社会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有了全新的再认识,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此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多次强调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而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将是国家战略新型产业的基础产业,面临着巨大机遇。北京时尚控股将进一步聚焦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立足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依托技术中心、信息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三大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在军民融合发展、平战结合生产组织方式、产学研科研开发模式等方面发力,合理布局前瞻技术,构筑产业链条,集聚创新人才,做优科技产品,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效服务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