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秘鲁安第斯文明探源》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记者 马丹丹/摄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秘鲁共和国建交50周年,值此重要时机,首都博物馆引进《秘境:秘鲁安第斯文明探源》展览。充满魅力的南美洲,古老的安第斯文明,神秘的秘鲁文化,此次展览一经推出,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这次展览的一大特点就是涵盖秘鲁历史跨度非常之长。而且,此次展览展出的150多件(套)珍贵展品挑选的都是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文物。”首都博物馆副馆长黄雪寅介绍。

        此次展览由首都博物馆主办,由秘鲁国家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博物馆、秘鲁拉斯哈卡斯神殿群考古博物馆等秘鲁11家博物馆协办。黄雪寅告诉记者:“展览展出的文物来自于秘鲁数十个博物馆。不仅文物具有代表性,策展方面也具有深厚的南美洲史、秘鲁史知识作为底蕴,从学术角度上也支撑了展览。”

        秘鲁是南美洲安第斯文明最主要的起源地,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族群所创造的各种文化在这里百花齐放。《秘境》展以155组件秘鲁珍贵文物,集中呈现15个秘鲁古代文化,展现大洋彼岸从公元前1500年至16世纪秘鲁先民鲜活的生命历程。

        该展共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文明初绽、多元共存、群雄并起和帝国绝响。第一部分“文明初绽”从公元前1500年开始讲起,具有代表性的是位于秘鲁北部高地的查文文化,该文化在融合其他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特色并辐射秘鲁中部北部甚至部分南部地区,带来了安第斯文明第一次文化趋同。

        展览的第二部分“多元共存”主要介绍纳斯卡文化和莫切文化。该部分中,一把扇子吸引了不少观众注意——金刚鹦鹉羽毛扇。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是一把由鲜艳的羽毛制成的扇子,羽翮(羽轴下段不生羽瓣而中空的部分)后部被捆绑包裹起来作为扇柄。扇子的羽毛可能来自于金刚鹦鹉,而这种鹦鹉并非产自纳斯卡本地,它们广泛分布在安第斯山脉以东的亚马孙河流域。黄雪寅介绍,除了精细的羽毛扇外,此次展览文物中也包含陶器、丝织品,金银器等,所以首博特地对展柜温度进行调控,保证每一件文物都得到最妥善的“照顾”。

        第三部分“群雄并起”讲述了迪亚瓦纳科文化、瓦里文化和西坎文化。最后一部分“帝国绝响”以印加帝国为主线。印加帝国不仅延续了安第斯各文化的传统,而且在建筑、纺织、陶器和庞大国家的治理方面都有创新之处,可以说是安第斯文明的集大成者。

        据历史记载,中秘两国有着长久的交往历史,最早可追述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从1971年11月2日中秘两国建交以来,两国各领域的交流更加频繁。《秘境》展将为我国观众了解秘鲁古代文化以及南美洲安第斯文明提供一个拓宽视角和深入解读的机会,以期为中秘文化交流、加深两国人民的友谊尽绵薄之力。据了解,该展已在山西博物院、天津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和广东省博物馆巡回展出。“首都博物馆站是该展览的最后一站,展览结束后,这批珍贵的历史文物将回到它们的故乡秘鲁,所以可以说此次展览的意义重大。”黄雪寅表示。

        据悉,展览期间,首都博物馆将配合展览内容定期推出面向各年龄层公众的互动活动和讲座,公众可通过首都博物馆的官方网站、微博、官方微信了解活动具体日期和报名方法。《秘境》展于2021年5月21日至8月22日在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A展厅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