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览将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二展厅正式开展,6月1日起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展览将选择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类书进行介绍,专门对“类书”这种传统书籍类型进行科普。

        本次展览共分为“大典犹看永乐传”“合古今而集大成”“久阅沧桑惜弗全”“遂使已湮得再显”“珠还影归惠学林”5个单元,通过讲述这部巨著的前世今生,全面展示《永乐大典》蕴含的丰富而宝贵的知识体系、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

        展览特设单元展示《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以图表加重点事件描述的形式,细致全面地整理了《永乐大典》通过政府拨交、海外送还、藏家捐赠、员工采访等多种途径,入藏国家图书馆的历程,深度挖掘了国家图书馆在不同时期围绕大典进行的部署安排,展现了一代代图书馆人前赴后继、呕心沥血地对《永乐大典》进行的搜集、保护、修复、出版工作;同时,回顾了抗战时期《永乐大典》等古籍善本南迁、运美往事,梳理海外《永乐大典》的回归历程,帮助观众了解《永乐大典》在旧中国飘摇多舛的命运,以及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社会各界人士为将其传承后世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永乐大典》“合古今而集大成”,诸多佚文秘笈、典章制度赖其得以流传后世。自明中期至今,历代学者从中辑佚的步伐从未停止,展览将以封面集合的形式向观众展示《旧五代史》《直斋书录解题》《宋会要辑稿》等部分从《永乐大典》中辑佚的书籍。

        除《永乐大典》外,展览还配合展出明抄本、明刻本、明拓本等40余册(件)古籍精品;此外,将展示国家图书馆在不同时期入藏《永乐大典》的相关档案复制件,让观众全面了解《永乐大典》及其传承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