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员检查隧道外观质量 ■企业/供图
3 月23 日,中铁二十二局集团轨道公司工人完成广州地铁18 和22 号线的16 号联络通道最后的混凝土浇筑,这条我国运行速度最快地铁主体工程取得重要进展,计划年内开通运营。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轨道公司项目经理马杰介绍,全长92.1 公里的广州地铁18 和22 号线是全国在建地铁中运行时速最快的地铁线路,开通运营后,最高可达每小时160 公里。线路整体呈“Y”形,两线在万顷沙至番禺广场段重合,将共线运营。
目前全世界大部分地铁线路速度都不会超过每小时100 公里。前不久,广州地铁18 和22 号线成功完成逐级提速试验,运行速度最高达每小时176 公里,创造了全球地铁运行的最快速度记录。马杰介绍,全长61.3公里的广州地铁18 号线(南沙快线)大致呈南北走向,起于南沙区万顷沙枢纽,经明珠湾区、番禺广场、琶洲电商区、珠江新城,止于广州东站枢纽,均为地下线。全线设车站9 座,其中换乘8 座。开通后有利于广州市中心城区与南沙新区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促进南沙新区、南沙自贸区发展,补充南北轴向向客流发展走廊,并增强广州东站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是国内首批可以实现地铁服务水平的全地下市域快线之一。
广州地铁22 号线线路也呈南北走向,有两段组成,除和18 号线共线运营的万顷沙至番禺广场段外,还有30.8 公里的番禺广场至芳村段。全线均为地下线路,设置10 座车站。22 号线是广州南站快线,沿线经南沙区、番禺区和荔湾区,开通后对促进这三个区与广州南站的联系有重要作用,能增强广州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对支持南沙自贸区国家战略也起到重要作用。
广州地铁18 和22 号线共同承担连通万顷沙、广州南站、广州东站、白鹅潭四大枢纽,实现南沙新区至广州东站30分钟的时空连接目标,对广州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现珠三角地区综合交通和公共交通发展战略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建设有助于实现广州中心城区30 分钟内直通南沙自贸区,1 小时到达深圳、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其他城市。未来,广州地铁18 和22号线计划向南延伸至珠海、中山,向北延伸连接广清城际铁路。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项目常务副经理兼总工程师兰峰涛说,由于设计时速高,广州地铁18 和22 号线几乎是国内其他地铁运营速度的两倍,盾构开挖直径超大,为8.8 米,超过其他地铁盾构直径的30%以上。尤其是该项目部管段工程体量大、管线迁改数量多、技术难度大,其中,盾构隧道是全线地质最复杂的区段之一,被称为“地质博物馆”,遍布全断面砂层、中微风化花岗岩层等不良地质。另外,横番2 号风井岩石强度最大143.5兆帕。
项目部成立技术小组,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创造了两项全国之最。他们引进创新“液氮垂直冻结加固土体”技术,实现开仓换刀解决泥水环流系统频繁堵塞问题。面对全断面富水砂层的难题,技术人员创造性在加固区内采取多方位WSS 注浆加固辅助,实现了土压盾构全断面高水压富水粉细砂层水下顺利接收,为国内首例。另外,他们采用全断面超前WSS 注浆及制浆剂建膜,解决了泥水盾构河道下方上软下硬地层石块集仓问题及带压进仓等难题,这项突破也是国内首例。
经过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中铁二十二局集团项目部第一台盾构机于2019 年4 月1 日始发,2020 年12 月27日,6 台盾构机全部出洞,历时635 天,实现盾构区间贯通。技术人员先后创新8 项新工艺,单月管片安装达271 环,创造了全线泥水盾构单月掘进最好纪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