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院承担设计的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内景(资料图) ■记者 马文晓/摄
“凤凰展翅”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被誉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取意“莫比乌斯环”的凤凰国际传媒中心……近年来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中,没有缺少过北京建院的身影。作为新中国第一家建筑设计院,北京建院一直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重要工程建设。如今的北京建院不仅仅局限于建筑设计领域,而是从智慧设计到智慧建筑,再聚焦到数字化园区、智慧城市……据了解,北京建院的设计、科研获省部级以上奖项已超过1700项。
“三步走”战略开启转型
为实现建筑设计科创企业的转型,北京建院确立了成为最具品牌价值的建筑设计企业;建立一体化服务体验度最佳的建筑科技服务类企业;成为国际一流的建筑设计科创企业的三步走战略。目前,北京建院已将上市提上日程,以实现科技研发的高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后的高产出。
数字科技让建筑设计更添活力。“今年1月16 日,蔡奇同志在北京未来设计园区调研时,对现场设计师说,设计要面向未来,拥抱科技,融入市民美好生活。”北京建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全胜表示,“建筑是一个巨大的科技创新应用平台,在建筑中不仅承载着科学技术,还有产品和材料,如果通过创新研究使其形成一个闭环,这将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北京建院一直坚持提升企业的高新技术研发投入,推进企业技术升级。截至目前,北京建院建立了完善的科研创新体系,积累了大量设计科研成果,尤其在超大复杂空间结构、抗震加固、BIM 技术、绿色建筑、住宅产业化等技术领域具有国内乃至国际领先优势。
获奖层次和数量名列行业前茅
与此同时,北京建院的设计、科研获省部级以上奖项超过1700 项,获奖层次、获奖数量一直在行业内名列前茅。北京建院是同时具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属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创科技具有实用性、应用性的特点。这些成果大多数是结合设计项目的实际需求从而进行研发,并且已将数字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建筑设计中。
据北京建院第四建筑设计院院长王亦知介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就是在不断研发中建设起来的,每一项数字化技术的研发应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旅客服务。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核心区屋顶屋盖钢结构投影面积18 万平方米,只用了8 根C 型柱、12 根塔柱支撑,8根C 型柱中间,可以完整地装下整个“水立方”。“C 型柱”在旅客眼里或许只是一根根优美的曲线,但实际上是航站楼中最重要的支撑结构。最少地使用支撑结构,给空间布置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多年来,北京建院持续不断推动数字技术成果,其背后已有上百项作品以BIM 为主要手段进行设计,包括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FAST“天眼”、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等工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