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劲松(中)致力于为企业培养创新人才 ■通讯员 鲁贺/摄
记者从燕山石化了解到,燕山石化刘劲松工作室获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中国石化在京企业中唯一一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发文,公布了2020 年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备案名单,刘劲松工作室位列名单。工作室领军人物刘劲松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能大师、加氢裂化工种高级技师,曾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北京市劳动模范、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北京市政府技师特殊津贴。
刘劲松工作室成立于2017 年5 月,现有成员24 人,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能大师刘劲松、燕山石化首席技师张炎等临氢装置专家、技术技能骨干及新入厂大学生组成。
近年来,刘劲松工作室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组织开展技术攻关、管理创新、课题研究等活动,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和方法。2017 年至2020 年,工作室建立临氢装置监控日报制度,有效提升了燕山石化炼油系统生产运行整体技术管理能力和效率;解决了四套加氢装置整体能耗偏高、航煤产品银片腐蚀波动、加氢装置铵盐腐蚀、LTAG 装置开工后精制柴油硫含量波动频繁等生产瓶颈难题,进一步优化了临氢装置运行;在全面指导规范临氢装置开停工中发挥中坚力量。截至2020 年8 月,累计指导临氢装置顺利完成13 次开停工和新重整预加氢和PSA单元的首次开工,达到保安全、保进度、保质量目标;在氢气新能源装置开车、炼油系统清洁化改造、锅炉系统清洁化改造等重大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实施炼油系统氢气优化、审核炼油系统清洁化改造方案、参与实施天然气管线提压项目,为企业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200余万元。
工作室还在总结提升方面独辟蹊径,通过编写、录制加氢、制氢装置操作人员培训PPT和视频课件,编写《从案例中学习操作》一书,总结剖析炼油厂临氢装置在开停工过程及直接作业环节等方面共五类118个典型案例,有的放矢地进行职工技能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加氢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工作室成员中2人获得“公司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人晋升高级工程师,5人晋升工程师,2人晋升高级技师,2人在燕山石化炼油化工工艺竞赛中获得银奖,2人晋升为科室主管,2人晋升为装置安全总监。由史家亮、阿玉艳等工作室成员主导及参与的《提高加氢裂化装置航煤烟点》、《优化干气脱硫塔运行防止烟气二氧化硫超标》等项目,分别获得中国石化、燕山石化2019 年度QC 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2019 年,刘劲松工作室获得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及全国石油石化系统职工“三创”创新工作室称号;刘劲松和徒弟刘红磊、阿玉艳被北京市总工会授予2019 年度“名师带徒”荣誉称号;张炎、于永久和刘劲松、阿玉艳两对师徒分别荣获燕山石化2018、2019 年度“优秀师徒”荣誉称号;在2020 年炼油厂第一系列大检修中,工作室获得“优秀专家团队”荣誉称号。
据了解,自2011 年以来,燕山石化先后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27 个,其中北京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5 个,公司级职工创新工作室1 个,厂级工作室21个,涵盖炼油、化工、设备、机电仪、储运、检验分析、物资采购、科研攻关、消防管理、心理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等专业。2020 年,燕山石化27 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共组织开展攻关课题170 项,实现效益8658 万元,开展导师带徒193人次,日常组织开展业务培训3668 人次,培养各级人才118 人,工作室成员101 人次获得厂级、公司级及以上荣誉,取得专利证书9 项,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