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渠路东延通车 ■记者 董一鸣/摄
1月20日,乘车行驶在刚刚通车的广渠路东延隧道内,北京城建集团广渠路东延道路工程三标段项目总工程师魏国斌的头不时向两边看去。“咱们头顶上有好多管线都横穿隧道,当时这个改造工艺让我们颇费了一番脑筋呢。”魏国斌说。
广渠路东延三标段起点为果园环岛东侧,终点至玉桥中路东侧,全长1.64公里,涉及两个十字路口。
2019年5月项目正式开工后,让施工团队最头疼的莫过于地下那一排排既有管线。水、电、气、热、通信、光缆等横穿整个广渠路东延三标段,虽然经过专业团队改移了一部分,但是还有部分管线无法移动。
由于整条隧道要使用地下连续墙支护形式,也就是采取明挖施工,并在以后要挖出的“U”型隧道两侧浇筑连续墙体的工艺。“比如水、燃气这些管线涉及危险源的同时还要保障周边居民使用,一分钟都不能断。”魏国斌说。
而对生产经理葛书健而言,如何让涉及横穿道路的30多处管线安全平稳的运行同时,又能够保障工程顺利开挖,方案的研讨在生产部门和技术部门中展开。
要让管线在不动的前提下,挖掘施工作业面,同时不能扰动管线安全。最终经过项目管理人员的研讨,一套气举反循环地下连续墙工艺解决了施工难题。
魏国斌介绍,气举反循环地连墙施工工艺是首先对障碍管线进行外包钢板保护。在障碍管线的两侧打引孔。将喷管垂直插入引孔孔底,并与后台空压机相连。喷管安装完毕后,钻架就位,并将钻机安装在喷管的轨道上,开始沿喷管轨道钻进,钻机削土产生的土屑落入先导孔中,由空压机产生的负压使其从喷管排出,落入预先放置的渣斗中,钻机直至钻到设计深度为止。障碍管线下成槽后,管线另一侧可使用相同方法成槽,或根据剩余槽段宽度,采用旋挖钻或地连墙抓槽机成槽,直到整个槽段完成。成槽后,地连墙钢筋笼按照实际槽段放样,分成三段制作,分段吊入,入槽拼装,相邻钢筋笼竖向凹凸槽对应吻合,整槽灌注混凝土,完成单槽地连墙施工。
让葛书健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标段最东侧的暗涵。这条涵洞为南北走向40米长双洞设计,单洞3.6米×2米,是附近雨污排泄的重要设施。施工中,这个涵洞正好位于隧道中。
项目部采取了“异地导流+原址恢复”工序,首先在涵洞西侧设置一个临时导流涵洞,将既有涵洞封闭后,让雨污水顺着导流涵洞正常流水,同时根据隧道位置,将原有涵洞拆除后,进行下方隧道施工,在原来的地方进行重建后恢复,保证了雨污水不断流的同时,让施工生产没有一刻停歇。
整个三标段还涉及两个路口,路口施工中,项目团队为了尽量减少施工给周边交通带来的影响,采取盖挖顺做法。这种方法首先在十字路口建造暗桥盖板,再从两侧明挖段隧道打导洞到十字路口的盖板下挖土,并做好相关支护工作,确保地下挖掘作业不影响地面交通运行,而针对地面涉及的学校多、人流量大的特点,项目部先后三次针对需求调整地面交通导改方案,尽可能为附近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一路行驶,魏国斌的头脑中一个个施工场面像过电影一般闪过。驶出隧道时,不远处已经能够隐约看到城市副中心的建筑一角。这条路倾注了项目建设者近两年的心血,如今终于通车了……
□相关新闻:广渠路东延下穿北运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