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隅集团南非曼巴水泥有限公司厂区外景。                                 ■企业/供图

  “看,这袋‘曼巴牌’水泥凝结强度比行业标准高15%,是我们盖新房、修公路的首选。”近日,在南非一家建材市场内,经销商正向前来采购的客户展示产品,货架上印着“中国金隅”标识的水泥袋整齐码放,不时有卡车前来补货。而在30公里外的金隅集团南非曼巴水泥有限公司厂区,巨大的回转窑正匀速运转,中控室屏幕上各项参数稳定跳动,这幅热闹景象,正是金隅集团深耕南非十年结出的硕果。

   现代化工厂里的“中国智慧”

  走进曼巴水泥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抓取原料,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嗡嗡作响,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这条日产2800吨熟料的生产线,是十年前金隅团队带着设备和技术从零建起的。”金隅集团海外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开工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成为了南非技术最先进的水泥工厂之一,2024年熟料年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今年正朝着水泥年产130万吨的目标冲刺。”

  在中控室,一位南非工程师正熟练操作中国研发的控制系统。“我于2019年加入曼巴,刚开始连中文操作界面都看不懂,是金隅师傅们手把手教我参数调试、故障排查。”他笑着展示手机里的培训笔记,“现在我能独立处理生产线90%的突发情况。”据了解,曼巴水泥现有员工中南非本土人员占比超90%,近三年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00余场,培养了50余名本土技术能手。

   跨越山海的“合作初心”

  “十年前,在中南两国元首见证下签署项目协议时,我们就下定决心,要把曼巴水泥建成中南务实合作的标杆。”金隅集团海外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她翻开了一本厚厚的项目日志,里面记录着十年间的关键节点。

  “项目建设初期曾面临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难题。”金隅集团海外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说,针对南非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团队特意引进循环水系统,每年节约用水15万吨,还主动修复厂区周边的道路,为当地社区提供就业岗位,尊重、融合、引领,这六个字是十年合作的秘诀。

  南非妇女投资基金代表评价:“这是金隅集团携手南非妇女投资基金和南非梅丽莎家族信托公司共创的工程。曼巴水泥在投产前,林波波省的水泥主要依赖进口。现在,我们不仅能满足本地需求,还能出口到周边国家,为南非工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从“合作项目”到“友谊丰碑”

  如今的曼巴水泥,不仅是一座现代化工厂,更成为中南友谊的见证。厂区内,“中南合作 互利共赢”的标语格外醒目,办公楼里陈列着十年间获得的“南非最佳外资企业”“绿色环保工厂”等荣誉奖牌。2023年至2025年,企业经营利润年均增长约17%,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南非北部地区前列。

  “下一步,我们计划升级生产线,引入AI智能监控系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金隅集团海外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我们还将继续加大本土化人才培养力度,让曼巴水泥成为南非工业发展的‘持久动力’。”这座矗立在彩虹之国的“工业之花”,正以更加蓬勃的姿态,书写着中南合作共赢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