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建工装饰集团参建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主体部分精装修项目连获7项BIM行业奖项。
据介绍,北京建工装饰集团历时一年半完成了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大序厅、小序厅AB区域、中小会议室等区域,共计近1.9万平方米的室内精装修任务。本次获奖的智能建造技术,是基于建设过程中的创新做法研究总结而成,对项目攻克难题、降本增效、优质履约具有重要作用。
该项目采用赛前、赛后分期施工模式。赛前阶段建筑建成后服务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装饰集团承接的是赛后阶段施工任务。受分期建设影响,项目机电管线布局错综复杂,设计拆改区域较多,给现场施工带来较大挑战。2层大序厅的水滴楼梯是空间视觉核心,其高度约10.8米,独特艺术造型对尺寸加工精度要求严苛,材料下单及现场定位难度较高。大序厅及东西向小序厅面部铺设的金属叶子板面板为异型构件,且板幅规格超出常规尺寸,导致现场安装和平整度调整难度较高。总面积约1100平方米的中会议区,造型上共设有1500个各专业末端设备点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准测放末端点位,同时满足精装设计对末端点位观感效果的要求,也是本项目施工的难点之一。
项目建设过程中,团队借用BIM技术辅助出图、图纸会审,实现工程量提取应用、高精度模型创建、碰撞检查、三维施工动画模拟等,有效节省了施工用料,提升了施工效率。此外还利用全景技术与二维码技术制作出全景虚拟施工样板,并生成全景虚拟样板二维码,方便现场工人实时扫码查看,有力提升了各个工种的技术水平及质量意识。
为保证异形双曲旋转水滴楼梯的整体装饰效果,消除现场结构偏差,项目团队采用结构水平正投影放线形成图纸、BIM建模、点云模型扫描等技术,实现现场深化及精准下单,并成功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项目序厅区域金属叶子板铺设面积高达3000平方米,项目团队通过BIM模型优化连接挂件的方式,实现金属叶子板的三维平整度误差可调节和单板可拆卸功能,减少了后期质量检测的整改作业量,该技术也已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截至目前,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主体部分精装修项目已成功获得7项国家发明专利。
项目团队还借助BIM技术实现了多场景创新应用:基于BIM模型优化10处监控视角,在重点成品保护区域布设摄像头,结合手机、大序厅电视屏实时监控,避免成品磕碰并减少材料修复成本;在施工前、吊顶封板前和施工完成后三个阶段,应用“BIM+三维激光扫描”,既通过施工前扫描创建高精度模型开展管线碰撞检测、封顶前调整模型优化管综方案,又确保模型、图纸、现场三方一致,为后期运维奠定基础。在中会议室施工时,借助放线机器人精准打印天花点位,实现最大误差不足1毫米的高效作业,为231处点位放线节约工期10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