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水务抢险队筑起安全堤坝                                            ■企业/供图

  7月28日12时20分,北京建工城乡集团金河水务集团抢险队负责人高喜涛接到上级紧急指令:“密云潮河宁村新桥出现险情,立即组织力量赶赴现场!”挂断电话后,他抓起安全帽,冲出办公室。50名抢险队员听闻后即可集结,6台拖板车、4台挖掘机、2台伸缩臂抓斗车在院子里排成队列,引擎的轰鸣声与豆大的雨点声交织成出征的序曲。

  打通桥面泄洪通道

  “保持车距,注意避让!”在抢险途中,高喜涛借助对讲机不断提醒车队。13时40分,抢险队伍已在抢险点位集合完毕,随时待命。依据指挥部的部署,需将宁村新桥两侧护栏及中间隔离带进行拆除,并在桥面左右岸搭设沙袋围堰,防止洪水漫溢至城区。

  “1组立即拆除护栏,2组装沙袋搭设围堰!”高喜涛一声令下,50名队员迅速散开。他们穿着雨衣,戴着安全帽,挥舞着切割工具、扳手冲向护栏。同时,负责围堰搭设小组分工合作,有铲沙装袋,有运送沙袋,有码放沙袋,快速搭设起围堤。“一二三,使劲!”几名队员合力搬动刚切割下来的护栏段。

  夜幕降临,雨势丝毫没有减弱。抢险现场亮起了大功率照明灯,把桥面照得如同白昼。此时,增援的人员和设备陆续赶到,一线作业人员增至226人。直到7月29日凌晨4时,随着最后一段护栏被拆除,桥面泄洪通道彻底打通。此时,连续奋战了16小时的队员们才得以轮换休息。

  连续作战的40小时攻坚

  “护坡有塌陷!”7月29日7时,抢险队接到潮河河道护坡塌陷紧急处置任务。高喜涛介绍,当时潮河左右护坡发生多处塌陷,护坡中的泥土被湍急的河水不断冲蚀,形成漩涡。此时,现场负责人徐云超迅速调集3名经验丰富的队员带领大型设备,紧急筹备块石后赶赴现场。“水流太急,抛下去的块石瞬间就被冲走了!”队员吴佳朔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大声喊道。

  为此,他们想出了“搭积木”的办法:先用挖掘机将大块石抛入塌陷处形成基础,再逐层堆叠石块加固。站在靠近河岸的作业区域,脚下就是翻滚的洪流,队员们腰系安全绳,冒着大雨,小心翼翼地指挥着挖掘机每一个动作。“当时硬是靠人拉肩扛,在激流中筑起了一道防线。”徐云超说。

  潮白河宁村新桥段边坡出现多个风险点位,为了提升修复效率,队员们分成两班,实行24小时轮流作业,同时,为加快抢修进度,抢险队紧急调来了新设备。

  烈日与洪流间的坚守

  7月29日下午,持续两天的暴雨终于停歇。但高温与暴晒,又给抢险队员带来了新的考验。被雨水浸透的工作服,在阳光下很快晒干,又迅速被汗水再次浸湿,反复几次后,衣服上结出一层白色盐渍。“脱下雨鞋倒倒泥水!”休息间隙,队员们互相提醒着。每个人的雨鞋里都灌满泥沙,倒出来能堆起一小堆。

  7月30日,天气转晴,河道里水流依旧湍急。站在修复好的边坡旁,能清晰看见河水撞击堤岸溅起的浪花。队员们仍在忙碌,有的铺设防渗膜,有的搬运材料,有的检查设备……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被拉得很长,与身后的新桥、奔流的河水构成一幅动人画面。

  在这场与洪魔的较量中,金河水务公司的抢险队员们凭借汗水与坚守,筑起坚不可摧的“防洪墙”,守护着潮河两岸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