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石广场内部保留首钢工业风,同时融入时尚元素 ■记者 董一鸣/摄
地铁6号线金安桥站向南300米处,一座产城融合示范项目即将于明年投入使用。这里不仅有商业设施,还将依托老工业遗迹植入展览展示和办公配套区域。同时,项目内部配备500余套人才公寓,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可实现拎包入住。项目内部还为人才公寓设置了集中食堂和社区共享空间,以“15分钟生活圈”定义现代都市生活的新格局。
这便是融石广场。该项目由首程控股旗下首程融石团队负责管理运营,位于首钢园北区东侧,充分利用保留完整的烧结厂工业遗存风貌,由超甲级写字楼、人才公寓、主题性商业配套共5栋建筑围合而成,打造多元办公生活场域。
在融石广场项目施工现场,工人正进行红砖外墙的砌筑工作。这些红砖是采用紫砂原矿筛选之后的余料,经过精细粉碎、开模、烧制而成的多孔陶砖。融石广场所有建筑的外立面遵循了传统工业风格。“整个项目主打首钢工业风,红砖的应用让项目的历史感更加厚重。同时,选用了环保材料让建筑施工增添了绿色建造的痕迹。”项目招商运营经理陈嘉琪说。
位于地块北侧的建筑是原来首钢厂区的烧结车间,未来将变成园区的配套商业设施。走进内部,可以看到从首层直达三层的中庭保留了原有烧结车间的风筒。项目招商运营经理杨明夷说:“烧结是钢铁生产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将矿粉颗粒黏结成块的过程。如今不再需要烧结工艺,但我们将这个钢铁遗迹保留下来,利用硬朗的工业设施带来的光影交错的效果,搭配内部柱网密布的工业痕迹,打造出一个集多变、厚重、时尚于一体的商业中心。”
在商业中心四层,一台天车自东向西横跨整个空间。未来,此处将通过艺术展览、文化沙龙等形式,重塑空间价值,营造新的城市人文高地。
在厂房改造中,项目团队坚持拆旧盖新、原貌复建,将原有部分大型设备进行复建安装。并引入“镜子”理念,将四层屋面全部打造成玻璃顶,并与新增建筑的玻璃幕墙交错咬合打造光影空间,让整个空间更加明亮通透。未来,这里计划引入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高精尖产业,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成为石景山区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承载地。
作为首钢园保留的工业遗迹改造项目之一,融石广场内还保留了两根烟囱。其中,西侧烟囱自下而上保留大约三层楼房的高度,而东侧烟囱则被全部保留。陈嘉琪说:“西侧因为有遮挡建筑采光的问题而进行了部分拆除,未来,我们将对烟囱进行二次利用,打造成服务区域内办公、居住的配套商业空间,让工业风变身时尚风。”
与融石广场商业中心遥相呼应的便是南侧建设的6号楼、7号楼两栋人才公寓,设有507套精装公寓。其中,6号楼拥有336套房源,计划于明年春季投入运营;7号楼房间总数为171套,为面积更大一些的服务式公寓。“公寓面向在首钢园区办公的企业,同时也向社会开放租赁。”杨明夷说。
此外,围合设计留出的室外中心区域也将在未来植入更多商业、娱乐等服务设施,让融石广场真正变为产城融合的典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