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组织专家组对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建工建研院”)自主研发的“喷射混凝土用环保超早强液体速凝剂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进行科技成果评价,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喷射混凝土是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广泛应用于地铁、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大型水电站的隧道建设工程。喷射混凝土无需使用模具,靠混凝土的快速凝固成型,通过压缩空气加速冲击密实。必须在混凝土中加入性能优异的速凝剂,才能让喷射混凝土凝得快、挂得住。

        但目前市场上的液体无碱速凝剂,快速凝结性能即“早强性”不能满足高寒高海拔地区铁路修建要求;且“回弹率”高,即混凝土喷到岩壁上流浆、脱落,浪费较大。

        为此,北京建工建研院材料团队进行了“喷射混凝土用环保超早强液体速凝剂关键技术”的研发,在环保指数、稳定性、早强技术、低回弹、高耐久喷射混凝土应用方面取得了实质性成果。他们基于水泥基材料多源早强机理的协同技术,创建了无氯、无氟、无碱速凝剂的设计理论与制备方法,且与不同品牌水泥适应性良好,满足国家铁路标准。

        目前,该研究成果已经在处于大涌水、大变形、高海拔的中老昆万铁路、滇藏铁路和川藏铁路中得到成功应用。经实践证实,使用此类新型速凝剂,可在不同隧道条件、不同受喷作业面条件下,不论环境干燥、渗水或富水,都能大幅降低水泥用量,将回弹率从20%左右降低至10%以下,同时有效提升喷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及后期强度。此产品产值超过5亿元以上,新增利税8000万元。该材料团队发表期刊论文20篇,SCI11篇,已授权发明专利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