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2024年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3年,全市经济和信息化系统全力以赴推动产业经济加快企稳恢复,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4%,信息软件业营收增速17.5%,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2023年,产业科技创新全面提速,高精尖动能持续增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智慧城市建设扎实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走深走实,防汛抗洪救灾及时有效。”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表示,各项指标的完成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

        2024年,北京将加快推进首都新型工业化建设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厚植新质生产力。其中,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对应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7%;信息软件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5%,工业重点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0亿元;软件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0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7.5%左右。

        抓好未来产业31项任务落实,加强未来产业创新性政策供给,研究制定脑机接口、合成生物、智慧出行、石墨烯等领域方案规划,推进超高清视频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布局一批未来产业特色产业基地和园区,下好未来产业战略布局先手棋。

        努力将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打造成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新能源汽车规模量产,启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引进一批高端高价值配套项目,以细胞和基因治疗、医疗器械为突破口,加快生物医药集群建设。开展新型储能、氢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方案制定,支持重点企业和场景建设。

        全面开展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制定促进制造业和信息软件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30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达标、400家企业开展绿色诊断,打造2家-3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与此同时,聚焦算网融合,加快“万兆光网”建设,完善“双智网”建设方案,新建5G基站1万个以上,推进5G-A和F5G-A网络建设和应用试点先行先试。

        按照国家级标准提升北数所能级,突破50亿元交易规模。高水平推动数据先行区建设,打造数据训练基地,落实监管沙盒机制,支持中央企业、市属国企、互联网平台企业建立数据集团,形成数据服务产业集群。

        围绕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领域,着力挖掘和建设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首批试点建设10个专精特新特色园区,布局发展一批专业基地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