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软件园科技向北活动现场 ■企业/供图
日前,北京市委宣传部会同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组织认定首批12家北京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在6家集聚类基地中,中关村软件园获评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近年来,北京坚持“科技赋能文化,文化赋能城市”总体思路,精准施策,积极培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直以来,中关村软件园以此为重要指引,勇当首都文化创新开路先锋,以文化创新激扬发展之力,大力推动科文融合产业发展。
其中,百度、腾讯、网易、新浪微博等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也积极进入文化产业,通过设立独立业务单元、开展投资并购、打造开放业务平台、孵化加速小微生态伙伴等方式加强战略布局,一批文化新业态应运而生,一批科文融合企业借助数字的力量拓展了产业新可能。
打造多元文化融合发展新阵地
近年来,顺应全球文化与科技交融日益广泛深入的发展趋势,中关村软件园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及北京市战略部署,加快推动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螺旋驱动发展,以科技创新赋能文化产业升级,以文化创新作为新兴产业培育和园区新形态建设的思想源泉和发展活力,在产业生态建构、应用场景搭建、设施品质升级、服务组织创新等多方面不断尝试和探索,致力将园区打造成为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试验场,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关村软件园先后获得“北京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北京市文化创业产业集聚区”等多个称号,是北京市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高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搭建科技+文化融合创新生态舞台
为实现更多要素资源聚集,促进园区高密度创新人才的高频次交流,让科技为园区创造全新的工作、生活体验,中关村软件园打造了科技、文化、音乐、运动跨界融合的年度品牌——“科技向北”,如今已连续举办四届。
科技产业类活动聚焦“科技、前沿、融通”主题,紧密结合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科技前沿热点,通过科创大赛、产业论坛等形式推动创新交流与跨界合作。
活力人文类活动紧密结合青年从业者的兴趣和爱好,通过音乐节、运动季等形式,强化科技园区跨界创新氛围,为科技创新者组建社交场,为前沿科技融合创新提供舞台,在潮流艺术的多元场景表达下,实现科技文化体验与园区商业消费、激发产业新动能的无缝衔接,进一步提升科技园区的创新创业创造氛围。“科技向北”每年不断创新举办形式,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持续贡献Zpark力量,为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抢占科技+文化融合的产业高地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涉及面广、新业态多,中关村软件园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等七大方向的前沿科技产品和服务,已然成为文化产业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在中关村软件园内,文化产业战线上的“隐形”大咖比比皆是,在推动文化领域共性技术、文化产品生产服务技术、文化传播信息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抢占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产业高地。
由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申报的北京中轴线申遗“数字中轴”项目荣获第七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文化创意项目赛道一等奖,在保护、活化、传承方面进行了数字科技焕活文化遗产的探索与实践;中科曙光“硅立方液体相变冷却计算机”项目荣获第七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创意设计服务赛道和总决赛双一等奖。该项目融合了高端计算体系架构、高效制冷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实现总能耗降低30%,PUE值降至1.04,完美呈现液体相变冷却与高端计算之美,彰显算力中心“绿色转型”赋能数字经济低碳发展的文化内涵。
中关村软件园各企业积极促进5G+8K、大数据、AR、VR等技术在文化领域转化运用,打造了一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文化科技新场景、新业态、新应用。如今,科技逐渐成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所交付的核心价值,而文化产业成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应用场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