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多厚的冰面才能安全玩耍?随着什刹海冰场正式营业,在什刹海滑冰成为不少市民冬季玩乐的最佳地点之一。日前,记者从蓟城山水集团了解到,为保障冰面安全,蓟城山水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做例行测冰工作。

        “水面结冰之后,厚度并非一成不变,不同的时间、温度都会带来影响。按照惯例,每天,冰场测冰师会分别在早、中、晚3个时间节点,每次至少选取3个冰层较薄部位的点位进行测量,记录冰层是否达标。”蓟城山水集团所属三海投资公司什刹海冰场经理姜善尊介绍。什刹海冰场今年对外开放16万平方米的区域,每天有4位测冰师在岗。冰层要达到15厘米厚,才符合营业标准。

        1月4日,不到晚上7点时,天已全黑,但仍有不少市民来到什刹海冰上游玩。姜善尊和单师傅穿着厚长羽绒服,一人手中拎着一个长条状的工具,避开热闹的区域,往什刹海冰场里走。在什刹海东南码头一角,两人停了下来,开始在冰面上打洞。单师傅紧握一根近一人身高长度的“冰钎子”,向厚厚的冰面凿去,碎冰在硬物的敲击下飞溅出来。数十下后,冰层被凿破,流动的水从“泉眼”处淌了出来。姜善尊走近,将手中的游标卡尺探入“泉眼”中,测得冰层的厚度为24厘米左右。记下数据后,两人将一旁堆积的碎冰填回眼中踩实,结束了这个点位的测量工作。

        “这个冬天,北京经历了突然降温,在去年12月27日左右,冰层就已达标,比往年更早。营业的这段时间,测得冰层最薄处的数据也在19.5厘米。”姜善尊告诉记者,什刹海是活水,水流的路径直接影响着冰层厚度。从地图上看,什刹海从西北到东南,整个是斜卧的J字形水域,水从西山一路向东,流入西海、后海、前海、北海。后海西北端的进水口是一个薄冰处,可以看到活水;从后海到前海之间的银锭桥附近,水道最窄,水流变得湍急,冰面也变得难以冻住;出了银锭桥,水流受到向西弯折的河岸限制,沿着岸边流动,形成了冰层相对较薄的区域;此外,水流出的位置,冰层也较薄。基于这些特点,什刹海冰场选择的是水域中冰层较厚的部位,而测冰则选择的是冰场中冰层较薄的点位。

        据了解,姜善尊在冰场工作了十多年,对于冰的“习性”非常熟悉,通过冰下的气泡、植物的状态、冰层的声音等,就能大致判断冰层厚薄,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靠感官判断,有时眼见着冰很牢固,踩上去才知道冰层脆薄,这样就很危险。

        姜善尊说,为了保障游客安全,目前冰场收窄了营业范围,增加了护栏和救生设施。同时,2024年冰场开放期间,公司将进一步夯实什刹海冰场安全生产管理,不断细化和完善应急救援工作方案和流程,加强应急救援工作实战力度,随时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为什刹海冰场安全运营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