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设计的运送快递小推车上下地铁时通畅无碍                            ■企业/供图

        9月23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9号线六里桥站看到,周六的地铁车厢明显空旷不少,随着列车车门打开,两位工作人员推着装满快递的小推车上车……当天,北京市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快递运输试运营工作,这是全国首例利用城市轨道交通非高峰时段富余运力运输快递的试点项目。

        今年以来,市交通委会同市邮政管理局,组织交研院、轨道院等研究机构及京投公司、北京地铁公司、京港地铁公司、北京轨道运营公司、顺丰速运、中国邮政北京分公司等企业开展广泛调研和分析,选定了4号线、9号-房山-燕房线作为北京市首批城市轨道交通非高峰时段快递运输试点线路,在不调整列车发车时间和停站时间、不影响乘客出行、不进行设备设施改造的基础上,利用非高峰时段的富余运力,通过固定线路、专人押运的方式组织快递运送。

         探索快递运输“公转铁”

        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逾2000万,每日收寄投递快递量约1500万件,主要通过城市道路运输。近年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规模持续扩大,运营线路27条,里程807公里。北京积极探索创新,利用城市轨道交通非高峰时段富余运力开展快递运输,充分利用城市轨道交通资源,探索城市配送系统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高效利用。本次试点也是货运“公转铁”在城市交通领域的尝试,探索将物流配送从道路运输转向轨道运输的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9号-房山-燕房线试点于9月23日启动,利用上午9:00后出城方向运力充足的优势(该时段运输区段平均满载率低于20%),运输报纸报刊。由9号线六里桥站上车,运输至燕房线燕山站下车。

        4号线试点工作于9月25日启动,仅在工作日的非高峰时段开展快递运输试运营。即12:30和15:30,分两个批次运输顺丰同城快递。该时段运输区段平均满载率低于50%。由西单、国家图书馆和魏公村站上车,运输到海淀黄庄站下车。

        本次试点是北京探索物流配送与城市轨道交通融合新模式的初步尝试,也是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利用城市轨道交通非高峰时段富余运力开展快递运输,替代货车运输,提升既有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降低快递货运车辆道路运输需求,逐步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降低碳排放。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房山区分公司运营管理部经理岳阳表示,根据测试数据分析,通过轨道交通代运相比使用货车运输快了近一小时左右。在非高峰不影响乘客出行的情况下,利用轨道交通运送快递,不仅在效率上得以提高,同时也对缓解城市道路拥堵,促进物流绿色低碳发展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

         “送快递”不影响乘客出行

        为确保试点线路安全有序运营,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市交通委牵头开展了专题研究,要求试点线路运输货物必须符合《北京市轨道交通禁止携带物品目录》,并通过地铁安检。结合两条线路的运输特点,明确了不同的安检模式。4号线采用安检前置和车站安检双重安检模式,预先经人工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快递件,到车站集中安检。9号-房山-燕房线运送的报刊品类固定且符合要求,由邮政人员对报纸报刊进行检查并进行封装、加贴封条,到达车站后经地铁安检人员现场检查,封条完好后直接进站。

        两条试点线路均安排专人进行跟车押运,确保货物在地铁车厢内运输时,有专人看管。

        此外,试点企业研发了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专用设备。据介绍,运送快递的小推车是根据地铁车厢、站台等多因素考量后专门设计而成,可以保障小推车上下地铁时通畅无碍。

        两条试点线路的寄递企业已经开展多轮运输实战测试,持续优化运输方案、改造研发设备、加强多方配合,保障货物运输过程平稳、高效、有序,不影响乘客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