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小组成员徒步前往落坡岭水库送物资                                  ■企业/供图

        近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遭遇连续强降雨,致使门头沟区河湖水位暴涨、多处区域遭遇险情。水流以罕见的速度冲向水电站的厂房,永定河流域公司下苇甸电站站长周俊杰开始考虑申请停机,如果水电站再保持带电运行状态,漫进来的洪水极可能引发无法估量的触电事故。

        7月31日11时20分,下苇甸水电站关闭导流、导叶、导电装置,发电机平稳停止。

        然后,周俊杰开始引导职工撤退,他大喊:“带上重要文档资料上3楼!”9人相继快速奔向高处。全员刚刚抵达3楼不久,洪水几乎灌满了整个一楼厂房,周俊杰出了一身冷汗,只要稍晚一步撤离,后果不堪设想。

        暂时安全后,周俊杰才发现,手机既打不出电话,也连不上网络,他们失联了。

        “我是7月29日接到工作任务后回到一线防汛的。通讯中断时,强大洪流造成了电站的局部设施损毁,但电站主体结构安全。”永定河流域公司山峡段项目负责人刘振华回忆说。

        1971年出生的他,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洪水。“水全都进到单位院里头,大概两米多高,漫到了一层半楼高,山里头冲出来的汽车全都进去了,职工的汽车全都冲走,院里的树也倒了,电线杆倒了,路也断了,我们所有人都撤到了三楼。”

        三楼属于电站厂房高处,水与食物都很充足。反复尝试与外界联系无果后,周俊杰及刘振华等人集体商议,决定由刘振华等5人结伴步行外出寻求支援,周俊杰带领剩余人员继续坚守电站,“当时雨下得小了,我对路也比较熟悉,想着赶紧出去给公司和家人报个信儿”。

        险情就是命令,永定河流域公司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报告了失联人员相关情况,并成立由公司领导带队的两个应急小组,进驻北京运营公司,现场指挥搜救联络事宜,部署全域抢险避险工作。

        8月1日10时许,顺着109国道出来,刘振华一行大约走了两个多小时,在门头沟区妙峰山镇野溪,遇到了公司前来救援接应的车辆。13时50分左右,5人安全抵达北京运营公司。

        “出去第一时间给我姐打电话,她都说不出话来了,因为我姐知道我是去山峡段参加防汛任务,一直非常担心。”刘振华说,“后来通过新闻才知道,实际上当时包括门头沟王平镇、妙峰山镇在内,沿永定河河道向上游的深山区通讯已经全部中断,市里包括区里以及应急、消防、电力等多支力量都在全力开展抢险和救援,包括对被困区域投放各类应急物资,通过卫星电话、防汛广播等方式展开救援联络。”

        8月1日下午5时,永定河流域公司决定将一部分职工转移安置到安全地带,站长周俊杰则选择留下来,他担心落坡岭大坝上的5名职工的安危。拿上救援人员留下的卫星电话、安全绳、手电筒,周俊杰和同事王爽踏上了前往落坡岭大坝的路。

        8月1日20时40分,周俊杰带领抢险队队员通过丰沙线铁道步行至落坡岭大坝,并第一时间通过卫星电话报告了大坝情况,落坡岭水库5名值守员工、2名保安均安全,除2号、8号闸门被冲走以及两路电源、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遭破坏外,其他闸门均正常,过流流量约每秒700至800立方米,值守人员生活物资能满足短时生活需求。

        至此14人失联状态均已解除。

        8月2日15时30分,下苇甸电站和落坡岭大坝的14名员工顺利返回北京运营公司。

        惊心动魄的33小时中,14名失联职工坚守一线,避免灾害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他们心有挂念,也会后怕,却仍然尽全力做到了最好。

        “下一步,我们会将下苇甸电站、落坡岭水库度汛人员接回休养,安排替班人员进行轮换,配足补给物资,配送消毒物品,对现场环境进行消杀。下马岭电站、珠窝水库待路况条件具备后,随时派员轮换,下苇甸电站即将正常开展灾后恢复等工作。”永定河流域公司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谢录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