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北京建都870周年,白塔也是北京建都历史上标志性的文化遗存。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首都博物馆、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承办的“2023北京白塔文化周”系列活动于6月10日在北京白塔寺隆重启动,为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贡献力量。

        妙应寺(又称白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历经8年设计建造而成,是元大都最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是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塔作为中尼友好交往1600年历史中最典型的文化符号和实物印记,见证了中华民族融合发展、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中尼两国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白塔也凝聚着老北京的深刻记忆,承载着展示古都风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为全方位、多层次展现白塔这一文化遗产承载的厚重历史价值和独特文化意义,2022年11月7日至11月13日,在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首届“北京白塔文化周”系列活动。

        2023年也是白塔落成第62轮生肖纪念(白塔落成于1279年己卯兔年)、1753年清乾隆皇帝二次装藏白塔270周年及乾隆塔藏珍贵文物出塔45周年。在202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第二届“北京白塔文化周”如约而至。本届文化周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宗旨,通过一系列具有中尼两国文化特色的活动,增进两国民众对彼此历史、文化的了解,推动两国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交流事业发展,深化文明互鉴和交流。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陈松先生、尼泊尔驻华大使比什努·普斯卡·施雷斯塔先生发来视频祝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王晶作了题为“助力震后遗产保护,促进中尼文明互鉴”的主旨演讲,开幕式上还公布了2023年度“北京最美文物守护人”宣传推介结果,外交部亚洲司与白塔寺管理处分别向阿尼哥协会及尼泊尔在华留学生代表和属地社区代表赠送了图书。

        “2023北京白塔文化周”将持续至6月16日。本次活动由开幕式、专题展览、文化讲座、公众活动、文化市集、闭幕式6个板块组成,设计了10余项丰富多彩的主题特色活动,多角度呈现中尼两国丰富优秀的文化资源,共享中尼两国历史文化交流和遗产保护成果,促进中尼两国人民的友好互亲和文明互鉴,持续擦亮白塔寺历史文化遗产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