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粮食博物馆迎来小朋友参观学习                                 ■记者 周宇杰/摄

        “我是一粒米,来自田野里,辛苦种下去,精心收仓里,滴滴汗水浇,成长不容易,浪费最不该,人人要珍惜。”4月20日上午,位于南二环大磨坊文创园内的首都粮食博物馆迎来三乐成长中心学前班的学生。在粮食科普展区,他们非常认真地跟随老师朗诵学习节约粮食的儿歌。

        走进首农食品集团首都粮食博物馆,如同进入一条历史长廊,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全方位了解粮食的起源,“徜徉”在北京的小巷。看到扇车、石磨、踏碓等古代粮食加工工具时发问:“这是真的吗?”

        孩子们兴致盎然地围在讲解员身边,认真聆听讲解,认识了何为五谷,了解水稻、小麦等主粮的种植、储藏、生产加工过程,触摸那些过去的生产工具……当老师问,“米饭、馒头都是农民伯伯辛苦播种,收割,加工,然后才能到我们的饭桌上,我们要怎么做呢?”孩子们齐声回答:“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博物馆内一处数米长的微缩景观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微缩景观再现了昔日大运河畔场面宏大、气氛热烈的开漕节盛况,现场繁忙的景象,让人们能感受到北京独特厚重的运河文化。或许孩子们还不能完全理解这样的场景意味着什么,然而厚重的文化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将穿透时空,映照在幼小的心灵里,伴随他们成长。

        穿过被仿真玉米装饰的走廊,孩子们向往自然的天性被激发,纷纷摆出自己最好的姿势拍照。“我们每个月都会安排一次外出研学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去亲身体会,了解更多不同于书本上的知识。”三乐成长中心负责人杨丽说,用多元化的方式培养孩子成长,教育不仅仅在课堂上。

        “在首都粮食博物馆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节约粮食’的课程,从粮食的起源、种植、储藏、运输、加工、利用等多角度、全方位了解了北京独有的粮食记忆,也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到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孩子们特别开心,收获特别多。”杨丽说。

        据了解,首农食品集团旗下首都粮食博物馆自2019年成立以来,发挥“收藏、展示、研究、交流、教育”功能,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馆内馆外相贯通、宣传教育相融合等方式,可为不同性质、不同层级、不同年龄段的访客提供多样性的参观服务,宣传新时代粮食安全战略,科普爱粮节粮健康生活知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