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环卫集团向苍术会村赠送拖挂厕所 ■丁丹/摄
在北京环卫集团北京机扫公司办公楼大厅,陈列着100多张照片,有村民丰收时的喜笑颜开、收到捐款时的热泪盈眶,有党员服务村民时的聚精会神,有冬天的白雪皑皑,也有秋天的硕果累累。这些照片,是我从3000多张照片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它们承载着我一年多来的扶贫经历。
我来自机扫公司党群工作部,2019年4月2日,以第一书记的身份来到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苍术会村。400多天时间里,我用平均每天将近10公里的路程,丈量着苍术会村21平方公里的土地。每一条乡间小路、每一处田间地头,每一颗核桃树、每一个木耳菌棒,都深深刻在我的心里。喜欢摄影的我,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个村子的点滴变化,也记录着我的扶贫故事。
建设美丽村貌
平坦的小路、茂盛的绿植、灿烂的鲜花……每张图片的背后,都记录着一段“变美”的故事。
为了给苍术会村创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环卫集团结合村子的自然资源、乡村风貌、传统文化等因素,逐步形成了具有苍术会村特色的乡村发展规划。在拆除违建、清理乱堆乱放过程中,我和支委班子号召党员行动起来,每个违建拆除后,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修路、种草、种花,小村子逐渐美了起来。
2018年,苍术会村按照区政府保护密云水库的要求,拆除了村内所有旱厕。为了不影响村民如厕,环卫集团为苍术会村调配了3个拖挂厕所,2019年增加至5个。这些厕所不仅整洁美观,坑位设置、通风各项性能也都很完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村民如厕难的问题。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密云冬季寒冷,尽管做了相关防护措施,厕所的洗手池、小便池、坐便器及蹲位不同程度因为冻损而出现跑冒滴漏现象,还有几个厕所的水泵都被冻裂了。苍术会村距离公司150多公里,每次维修,来回得需要一天时间。与其等着师傅来修,不如我自己先学,每次师傅修的时候,我就在旁边跟着学,慢慢地,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也能处理了。今年5月,一个厕所的水泵坏了,维修师傅因为有重要保障任务,没法过来。我就自己上手,更换备用水泵。36℃的高温下,我趴在水池子底下,挨个管线查找问题,遇到不会的,就跟维修师傅视频连线求教。师傅用1个小时就干完的事,我用了3个小时,可看到正常出水的厕所,我心里说不出的开心。
编制村规民约
照片里,一位大哥喜笑颜开地说快板,几位大爷大妈面带笑容地围观,听得津津有味。这位大哥叫长满,他将苍术会村的村规民约编成快板对村民进行宣讲。
乡村之美,美在人文,好的村风能聚人、聚心、聚气。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我着手制定村规民约,从党支部和村委会工作范围入手,仔细研究村两委各项职责,从治安与综合治理、赡养老人与邻里关系、房屋规划建设等5个方面,编写了28条村规。村规民约在村民代表大会上一致通过,我打印出来,贴到村委会门前的宣传栏里。
一次,区委宣传部到村子调研美丽乡村建设,一位领导说:“我看门口贴着村规民约,哪位师傅能给我说说?”参加座谈的村民代表有的低头盯着茶杯,有的挠头讪笑,没有一个人说话。半晌,一位老大爷不好意思地说:“村规民约是挺好,可是词整的文绉绉的,实在记不住。”
回到办公室,我一遍遍读着村规民约,虽然严谨全面,但对于村民们来说,却冷冰冰的,没有温度,大家记都记不住,更何况照着做了。村规民约一定要改!这次我不再闭门造车,请来支委班子和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老师、热心村务的大哥,请他们提意见、出主意。苍术会村有2040人,年轻人都在城里工作,留下的基本都是上了岁数的,让子女多回家看看,是很多老人的心声。于是,我以孝老爱亲为核心,重新编制村规民约。当我拿着新版村规民约征求大家伙意见时,一位老人家高兴地说:“小丁啊,你写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我又找到擅长快板的长满大哥,请他把村规民约改成顺口溜,在广播站和微信群里播放。潜移默化中,村规民约渐渐在村民中生效,邻里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村民主动参与村务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年轻人回来探亲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以前没想那么多,听到村规民约,还真得提醒自己常回家看看。”听了回来探亲的大哥说的话,我心里暖暖的。
帮销红肖梨和木耳
影展里有一张照片,我拿着苍术会村的木耳和红肖梨,在环卫集团“练起了摊”。
正月红梨二月肖。苍术会村所在的大城子镇号称红梨之乡,苍术会村每年红肖梨的产量能达到2万斤,是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初采摘下来,通过窖藏,可以保存到次年4月下旬。
今年2月,我和村里的疫情防控队入户摸排时,桂霞大姐的满脸愁容引起了我的注意。“桂霞大姐,是家里遇上啥事了吗?”我问道。
“我也不想给村里找麻烦,可家里还有1200多斤红肖梨,这疫情也没法出去卖,再放下去,就要烂在窖里了,这一年就白干了。”桂霞大姐既着急又心疼。
“别急大姐,村里给咱们想想办法。”我把这一情况反馈给村委班子,在接下来的入户调查中,我们对滞销的红肖梨、木耳等农副产品情况进行了统计。
为了让大家不因疫情受贫,我同村两委议定,先由村办合作社统一收购村民手中滞销的红肖梨、木耳和苹果。然后我当起推销员,到环卫集团寻求帮助。
“各位同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苍术会村出现了农副产品滞销现象。涓涓细流,足以汇成江河;绵力齐聚,定能众志成城。请您奉献一份爱心,伸出援助之手,为苍术会村村民带来温暖与希望!”扶贫倡议得到环卫集团上下积极响应,有的食堂把木耳定成每天的定点菜,有的采购十几箱梨和苹果送给亲朋好友,就连集团远在江苏、沈阳、贵州项目的同事都纷纷购买。仅仅一个多的时间,就售出了2万多斤红肖梨、3591斤木耳和7900多斤苹果,为合作社带来31.8万元收入,不仅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还推动了集体经济的稳步发展。
“谢谢丁书记,谢谢环卫集团!”合作社给村民结账当天,我的微信里“挤满”村民发来的感谢信息,就连相邻几个村得到帮助的村民也纷纷表达了感激之情。
来到苍术会村一年多,我从分不清核桃树、栗子树,到熟悉各个农产品的种植流程。从进村子时的“狗见狗咬”,到熟悉每家每户的家庭情况。在党的领导下,在环卫集团和社会各界帮助下,在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下,我见证着苍术会村的美丽蜕变,我也越发热爱这片土地,干好扶贫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也越来越坚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