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递员正在投递货品                                                    ■企业/供图

        在“双11”的邮路上,邮政人以实际行动赋予了加速度别样内涵:他们是凌晨的城市“守夜人”,是正午奔波在路上的“小蜜蜂”,也是深夜值守的分拣员……透过“双11”北京邮政人的工作记,让我们一同感受与时间赛跑的邮政速度。

        随着电商预售时间提前,11月初就迎来了邮件的高峰期。这些天,北京邮政揽投员蒋子晗每天深夜就已经来到草桥欣园营业部。11月4日23点30分,开进来当天的第一辆邮车,2300余件包裹由夜班人员分拣到详细道段的笼车内。他把邮件整齐码放在车内,车顶上也绑了几个大箱子。忙碌完的蒋子晗来不及休息就出发了。

        11月5日9点50分,这已是蒋子晗送的第197件邮件。今年29岁的蒋子晗,从事投递工作已有4年的时间。他主要派送的区域是丰台区北甲地路2号院,整个小区有近1300户居民,再加上一些周边公司、商户和学校,投递任务繁重。临近中午,居民家中飘出阵阵饭香,蒋子晗依然抱着邮件挨门挨户地跑。

        11点42分,把车里的邮件全部送完后,蒋子晗终于喝上了当天的第一口水。他告诉记者,自己经常送这个小区,他对居民收快递的习惯比较了解,谁家要放鞋柜里、谁家放在门口小车里、谁家不让敲门,他都了然于心。11点52分,蒋子晗回到草桥欣园营业部。

        一辆装满邮件的6吨邮车停在门口,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分工合作,有的站在车厢里,有的站在传送机两端,有的在作业区,卸邮件、码放、分拣正在有序进行。半米宽的传送机上摆满了邮件,面单统一朝上,随着机器运转,成批的邮件开始流动。匆匆吃过午饭后,蒋子晗也加入分拣的队伍。

        12点45分,2716件邮件分拣完毕。草桥欣园营业部主任张池介绍:“平时一天邮件在8000件左右,这周末是‘双11’后的第一波小高峰,最多时一天能达到13000件。”对于经历过10多个“双11”的“老快递人”张池来说,时间仍然是“双11”最关键的要素。该营业部30个道段,在分拣环节,他带领所有人员按照四级分段码,将小山似的邮件分拣到详细道段的笼车内,这样大大提高了内部分拣效率,为后续邮件的投递腾出更多时间。张池将工作想在前、做在前,没有出现积压和延误等情况,草桥欣园营业部的生产运行如往常一般顺畅,客户末端服务体验也不断获得认可。

        周而复始,二频次邮件装好车,13点10分,蒋子晗载着满满一车邮件又出发了。

        “在网上看到发货物流是邮政,就知道过两天小蒋一定给我送来,即使快递还在路上,我心里也特别踏实。”家住丰台区的何平女士收到蒋子晗送来自己的“双11”快递时高兴地说。

        “双11”期间,北京邮政各营业部、投递部不断提升投递能力,对于居民区等具备投递条件的区域,力争做到“应投尽投”。22点30分,忙碌了一天的小蒋,骑着“减肥”成功的小三轮车回到营业部。

        旺季期间处理中心无频次下行,遇夜间加车,投递部门接卸分拣人员及时接车并通过四段码辅助进行道段前置分拣工作,投递员也会增加相应投递频次,减轻一频次分拣、投递压力。

        今年,北京邮政从生产作业组织安排、资源能力配置以及重点难点区域帮扶等方面入手,确保邮件进得来、卸得下、送得出,安全快捷地送到客户手中。公司各部门、各单位通力协作、高效运转,实现人均效率、设备效率、处理效率、投递效率“全达标”。提升车辆装载率、提升车辆接卸和发运效率,处理中心邮件“快进快出、班清班结”,各投递部门力争实现当频邮件当频投递,“日清日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