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踔厉奋发,五年春华秋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北京农商银行全力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动稳健发展与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进金融支持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潜心践行金融支持全面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彰显了市属国有金融企业的鲜红底色和政治担当。

        全力服务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北京农商银行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质,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近五年累计投放一般贷款9000多亿元,规模、效益、质量、服务能力协调发展,保持稳中有进良好态势。强化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等领域金融支持,连续四年在北京辖区内中资银行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中获得最高评价等级,为新时代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金融动能。积极践行普惠金融发展,从强化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搭建绿色通道、加大产品创新、完善尽职免责等全方位,夯实小微综合金融服务基础。截至2021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及户数分别较年初增长80.09%、75.33%。打造特色化养老金融服务生态圈,助推北京市“养老、为老”服务体系建设,累计发放养老助残卡515万余张,实现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全覆盖。充分发挥惠民政策落地的纽带作用,实现全市高龄津贴、失能护理补贴、养老助残补贴等各类民政局养老补贴发放全覆盖,同时养老金融服务也已经实现北京市1200余家养老驿站全覆盖。

        厚植三农沃土为首都全面乡村振兴蓄能增势。持续推动城乡融合与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十余年来为首都农业农村发展累计投放涉农贷款5000亿元。研发推出5大类20款配套融资产品,针对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发展推出“惠农快贷”“新民居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创新推出板栗贷、市场贷、民俗旅游贷等多款信贷产品和集体资产经营权质押业务,推出并落地北京市首笔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专项融资业务,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发“北京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系统”,有效填补北京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空白。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帮助一批农业合作社跨过了企业信用评级的门槛,实现零距离、省时力、低成本和高效率融资,为促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贡献农商力量。

        深化市场化机制改革激发经营活力。强化市场导向,全面推开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分支行全覆盖,统筹推进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建立起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向改革要活力、向管理要效能”。持续优化市场化用工机制和员工结构,完善组织架构和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增强队伍战斗力和稳定性。深入开展“三降一减一提升”专项行动,强化价值管理和成本管控,低效现金自助设备清理、现金库存压降、远程运营集中支持、行内集中制卡等改革措施有序推进,成本费用有效压降,资源利用效能持续提升。扎实开展历史遗留问题集中攻坚,持续有效落实疏整促,提前超额完成闲置资产压降目标。

        坚持创新驱动深化科技赋能和创新发展。北京农商银行坚持创新驱动,贯彻发展数字经济重要国家战略,全面推进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建设工程这一全行战略性工程,并于2021年7月26日成功投产上线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形成了“一个中心、三个工厂、十个统一”的业务架构,科技实力和数字化转型基础得到跨越式提升,以科技创新推动产品创新、流程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赋能改革发展提质增效。全面布局网络金融生态圈,建成网上银行、直销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快捷支付五大核心平台,搭建乡村游、社区服务、民政、教育等诸多业务场景,大力推进业务流程智能化改造,积极构建数据中心网络云环境,着力打造智慧、普惠、安全、开放的数字化商业银行。

        勇毅笃行向未来,踵事增华再出发。北京农商银行将一如既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砥砺初心建设高质量精品银行的征程中不懈奋斗,在服务和融入首都新发展格局中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