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气象局发布最新天气预报,7月2日北京地区夜间将出现中雨(局地暴雨),首发养护公司对所管养的本市19条976公里高速(城市快速)公路启动二级备勤,重点加强山区路段巡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目前我们通过建立防汛机构,已形成了‘一指一办六组八队’的防汛保障体系。”首发养护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了解,首发养护公司结合所管养道路实际情况,成立了以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组建1个防汛办公室,6个保障组、8个应急抢险队,分布在北京各个区域,分片负责防汛工作,细化现场指挥职责,明确现场指挥权的转交流程,形成一套健全的防汛保障体系。

          据工作人员介绍,为应对本次降雨,首发养护公司储备防汛抢险人员1354人,各类专业防汛设备203台套,其中57台套移动式水泵、8台排水能力每小时800立方米的排水单元、3台排水能力每小时1600立方米移动式排水站,在管养路网内形成大型设备重点区域布控,小型设备重要路段布控的移动排水设备覆盖模式。

          物资方面,储备砂石料660立方米、水龙带5200延米、塑料布18380平米、编织袋81150条以及其他各类物资,保证各站点物资充足。

          “针对今年汛情,我们在京港澳南岗洼、京台芦各庄等高边坡、山体易滑坡路段,安排铲车、挖掘机以及砂石料现场备勤,充分做好应急抢险工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了解,首发养护公司结合实际道路状况以及周边河道现况及排水布局,在14座泵站、33个易积水点、48处重点巡视路段等关键点位的总体布局下,加强值守,实行实名制布岗,165名现场值守人员分布在各个重点部位,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

          此外,在今年防汛中,首发养护公司还构建起应急通信网络,采用防汛人员单兵装备(GPS对讲系统、视频设备)、车辆(固定视频+布控球)、无人机(搭载影音设备)等方式,实现应急通信网络人员、车辆“3D”化沟通指挥。根据GPS信息控制区域通信范围,配合灵活的无人机,随时随地布控的视频布控球设备,形成无死角的应急通信网络。

          据了解,目前首发养护公司管养的10处、14座泵站,已完成信息化安装工程,利用信息采集、自动化测控、网络通讯、视频监控、光纤通讯等技术,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泵站监控管理系统,对泵站实行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立体监控和管理。